第08版:齐迹
3    4   
PDF 版
· 色彩斑斓的秋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露从今夜白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从未再乘轮渡看夕阳 (完)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征稿启事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8版:齐迹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露从今夜白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2/08/30
朗读

色彩斑斓的秋



□ 樊树林
  要说对中秋最情有独钟的,当属鲁迅先生。先生从1912年至1936年间的日记中,每年都有中秋的记述。1912年的中秋,鲁迅独居北京,他在日记中写道:“阴历中秋也……见圆月寒光皎然,如故乡焉,未知吾家仍以月饼祀之不。”深沉的笔触之下,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跃然纸上。到了1917年中秋之夜,鲁迅在京城绍兴会馆与友人聚,日记写道:“烹鹜沽酒作夕餐,玄同饭后去。月色极佳……”流露出愉悦之情。1936年中秋节,鲁迅的病情已重,当天他抱病校对完《海上述林》的书稿后,又写信、撰文,还接待了来客……这也是他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虽然已不能饮酒,但他见到中秋一轮皎洁明月时,仍蕴含笑意。
  “落了一点儿小雨,天上灰蒙蒙的,城中各处中秋节的欢闹声,在细雨寒风里混合成一片,带着忧郁的节日情调,飘扬到一个围墙附近时,已微弱无力。雨还在落,因为围墙附近地方的寂静,雨俨然大了一些……”这是沈从文的《节日》中描述的中秋节,一片肃杀之气。《节日》发表于1932年,时年内忧外患,社会贫穷、落后、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此情此景自然流露笔端。
  老舍先生出生于北平,他在散文《北平最美的时候》描写了中秋前后北平的风物景色。“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老舍还对沿街叫卖等进行了勾勒,妙趣横生。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月是故乡明》中深情描述到:“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写离乡后所见之月逊色于家乡之月,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这是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发表演讲《讲故事的人》中的片段。独特的中秋记忆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国人对月亮有一种特别的情愫——望月思归。文脉悠长、思接千古早已是中秋节无法磨灭的文化印记。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08/3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