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齐迹
3    4   
PDF 版
· “文冠”流芳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直挂云帆济沧海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2版:齐迹
3    4   
PDF 版
3上一篇:“文冠”流芳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2/09/01
朗读

直挂云帆济沧海
——读李白的一点启示


□ 孙元礼
  李白是唐朝伟大的诗人,他和杜甫双峰并立,站在唐朝诗坛的顶端光焰四射,震古烁今,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唐朝诗歌文化的典范。
  李白从青少年起,就立志“安社稷,济苍生”,要做姜太公、管仲那样“致吾君于尧舜”的辅弼大臣,忠心报国。他潇洒奔放,胸怀博大,且歌且行,尤其是身处逆境,仍笃志不移,踔厉奋发的精神令人可赞可叹。
  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六甲相当于小学启蒙课本;百家即诸子百家的著作。以求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也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厚的底蕴,犹如丰草之沃土。李白后来访仙学道,周游世界,他的目光中尽是万水千山,既开拓了视野,又宽阔了胸襟,铸就了李白旷达不羁的血性。
  文化知识与阅历是李白不惧艰险,立誓报国,落纸云烟的源泉。
  李白为了实现报国的志愿,开始写诗自荐、走上了干谒求官之路。
  李白在早期的名作《上李邕》中,就气概不凡。首四句:“大鹏一日通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海。”李白自比庄子心中的神鸟大鹏,突显他的凌云壮志。
  公元727年,李白娶许氏为妻。许氏的祖父许圉师曾做过唐高宗的宰相。许氏一家为了李白博取功名,动用了所有的社会关系,引荐李白。于是,李白带着岳父写给宰相张说的一封信,去长安张相府拜谒,吃了闭门羹。只好将书信和自己写的赋文卷轴,让门子呈给张说。张说看了之后,让二儿子当朝驸马张垍向皇上推荐李白。张垍见面李白,让他等候佳音。其实,张垍心胸狭窄,不愿引贤进朝。
  第一次求荐不了了之。
  公元736年,李白与好友元丹丘、岑勋一起攀登嵩山。三人登顶后回到颖阳山居痛饮。几杯酒下肚,李白思潮奔涌。回想自己在世30多年,不能为国举旗立勋,枉为一男儿。于是借酒解忧,酒酿诗情,激昂澎湃,高唱一曲《将进酒》。开头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传至今日,成了描写黄河最具气魄的诗句之一。李白在这里是指年华飘然逝去,不能找回。面对坎坷人生,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自信能为国家建功立业,何等的豁达坦荡!
  公元742年8月一天,李白终于时来运转,州里的官员送来朝廷的诏书,宣李白进京。州官走后,李白诗性勃发,挥毫立成诗一首《南陵别儿童入京》,结尾两句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转眼之间即功成名就,李白手舞足蹈、欣喜若狂的昂扬情态跃然纸上。
  李白告别家人,快马加鞭,半月奔波,进了京城。
  在翰林待诏期间,李白写了许多歌功颂德的应制诗。其中《清平调词三首》就是那个时候的作品。写杨贵妃美貌的“云想衣裳花想容”等名句流传至今。
  李白在长安三年,虽得到了唐玄宗的恩宠,也遭到了杨国忠、高力士的谗言、忌恨。李白除了应酬喝酒别无正事,报国意愿沉压箱底。无奈之举,李白向唐玄宗递交了辞呈。唐玄宗准李白“赐金还山”。李白又开始了四海为家的生涯。
  公元746年,李白准备再游吴越,临行前,李白赠给东鲁朋友诗一首,即千古传颂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尾两句,直白了李白对当朝奸佞之人的蔑视,喷发出诗人不媚颜权贵的峻伟品格,也表达了匹夫怀璧的不满。这才是真性情的李白。
  公元751年,李白娶宗氏为妻。好友崔国辅之子崔度,向李白透露安禄山有不臣之心。李白心系国家安危,终日忧虑大唐社稷。这年冬天,他毅然离开新婚的妻子,顶风冒雪,去幽州打探安禄山谋反的虚实。李白“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途中,他写了许多激昂慷慨的诗歌。如《幽州胡马客歌》,借一个胡族战士从军报国的故事,表达自己“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的雄心壮志。他还写了一首《北风行》,直接斥责安禄山的反叛行径。
  安史叛乱之后的公元756年春,永王李璘带兵路过九江,派人请李白出山。李白以保护社稷为重,别离宗氏,相助李璘能早日平叛,自己也可实现安社稷的宏愿,却不知陷入了李璘、李亨的皇权之争。李璘兵败丹阳。李白择机出逃,在彭阳县城被捕,关进了浔阳监狱。
  李白被视为李璘谋反的主谋,犯附逆之罪,应审后处斩。李白有怨无处诉。后来,平叛安史之乱有功之臣郭子仪等,向肃宗脱帽求情,才免李白死罪,将其流放夜郎。李白和妻子宗氏、妻弟宗璟在江边挥泪而别,真是凄凄惨惨。
  解差押着李白逆长江上行,临近三峡,李白思绪万千。小船在急湍江水之上艰难行进。李白听着船夫低沉、凄怆的号子,心情也随之凄凉、悲壮,不觉吟哦戚戚:“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
  船到白帝城,奉节县令告之李白,流罪赦免。李白喜极而泣,立即乘船顺江而下。他站在船头,放眼望远,岸边两排山峰倏忽而去,心潮如江水,不禁轻松地哼起了《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回到江夏,公元760年,终于在庐山五老峰家中与妻子宗氏重逢,悲喜交集。李白横下一条心,要在庐山修佛学道。他游遍了庐山三十六峰,写下许多描绘庐山秀丽风光的佳作名篇。然而,李白一想起未报效祖国、也未光宗耀祖,始终不能止如静水。
  公元761年,恩人也是老友郭子仪送来一封信,力邀李白入李光弼幕府,助李光弼歼灭东南叛军。李白心灵深处建功立业的星火又被点燃起来。
  天有不测风云,恰在此时,李白病倒了,写了一首诗给李光弼,表达自己虽有报国之志,因身体孱弱而搁浅,长吁短叹:“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这一年,李白已经步入花甲之年,青云之志不减,还想从军奔赴战场,杀敌立功以报国扬名,令后人可敬可叹,唏嘘不已。
  这年秋天,宗氏因病故世。李白于公元762年,去投奔当涂县令李阳冰。李阳冰是唐代著名的篆刻家,是李白的祖叔。对李白的遭遇深表同情,竭尽全力帮助李白。
  李白住在祖叔家的一段日子里,感到身体渐渐不支,夜以继日整理自己的诗稿。时至冬日11月,李白临终前,让儿子把祖叔请来,交代后事,托祖叔写序出版。李阳冰一一应允。临别之际,李白要来纸笔,艰难地写下了《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及。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为出涕?”青年时期就自比大鹏的李白“折翅”了,无力翱翔太空,悲伤壮志未酬,仍不失豪气纵横。此为绝笔。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脸上带着月光与世长辞。
  时刻挂念李白的杜甫,曾写下了《梦李白二首》,其中“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千秋万载名,寂寞身后事”精炼准确,一语中的,是为李白前置盖棺定论之笔。
  李白的一生,求仕,“天生我才必有用”,“长安不见使人愁”。求仙,“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作名山游”。有美酒畅饮,“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有月亮相伴,“举杯邀明月”。求仕是为了“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求仙学道也是李白终生理想之一。在初盛唐时期,名人大都狂热宗教,把它看成获取名誉,晋身朝廷的捷径。自由潇洒、激情澎湃、从不言败的李白,也有常人之情,在穷愁潦倒之时,也会“低头思故乡”,年近花甲的时候,也滋生浓浓的乡愁。他怀才不遇,遭遇诽谤、诬陷仍然情志昂扬。有诗句为证:“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长嘶向清风,倏忽凌九区”。这些雄浑大气、磅礴潮涌,意境绮丽的诗句,只有才华四溢、笔下生花的李白才能喷薄而出。这才是李白的男子汉风采,一个不屈不挠、与生命抗争的伟大诗人。
  李白临近晚年,终于领悟“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1200多年以来,唯有诗文让人们记住了李白。
  读李白,感叹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你美好的心境被蚕食,是努力修补,还是任其吞噬?你一不小心跌落谷底,是自甘沉沦,还是挣扎出谷?失意、忧愁、冤屈、挫折、别离、悲伤,甚至举步维艰等等,这些都是黄金难买的历练。这个时候,读一读李白的诗句,想一想李白的人生,在逆境中保持一颗坚韧不拔之心,继而坚定信念,执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万顷碧波,你也是弄潮儿。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09/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