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副刊
3    4   
PDF 版
· 月亮·图腾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阿梅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8版:  副刊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阿梅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2/09/08
朗读

月亮·图腾



  月亮·图腾
  □ 孙元礼
  中华民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月亮就是不可或缺的描写对象。尤其在古诗词中,作者勾画了一幅幅绮丽的画面,留下了与月亮有关、数不胜数的佳作名篇。
  最早写月亮的一首诗,是《诗经·陈风》中的《月出》,分别以“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为三段的起句,以“皎、皓、照”写月光的明亮与柔美。在月光朦胧的背景下,一个娇媚的女子款款走来,神秘的美感更增添了诗人情意缠绵的感慨。
  提到写月,首先会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写于1076年中秋,在所有写中秋的诗词中冠压群芳。作者从中秋晚上饮酒醉至第二天清晨,想起了弟弟子由。在充满了浪漫色彩的中秋之夜,诗人对月亮寄托了无限美好的憧憬,把人间的悲欢离合,融入到月亮的阴晴圆缺自然哲理之中,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虽然失意之情萦回心头,但仍然呈现着豁达飘逸的胸怀。
  苏轼还留下了几首写中秋的诗词,如《阳关曲·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念奴娇·中秋》,其中脱胎李白诗的“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等。
  黄庭坚曾称苏轼、李白是“两谪仙”。两人同是“月中人”。苏轼的众多词中闪现着月的影子。而李白则是对月情有独钟。翻阅李白诗选集,写月的诗句比比皆是,是诗人中写月之最。除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中秋月独占鳌头外,其他写月诗全被李白鸿笔丽藻,囊括其中。
  最著名的当然是那首《静夜思》,平易通俗的语句,老幼能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月的清辉,很容易撩人愁绪,引出了诗人沉郁的羁旅之情,全诗无“情”字,却把浓浓的乡愁,一触月光而发。李白的诗作中,涉及故乡和亲人的很少,这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篇。
  《月下独酌》也是李白借月独白的名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花影间的诗人,酒中的孤影,天上的明月,一人变成“三人”同饮。“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明月不能与诗人痛饮,影子只是身体的附件,诗人又徘徊在孤与不独之间。“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既歌又舞,有佳酿沉醉,有明月相伴,不得志的郁愤,消散无影。把酒望月,一抒别致浪漫的情怀,李白豪放旷达的胸怀在此可窥见一斑。
  李白还有一首问月诗《把酒问月》。首几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诗人饮酒些许有些醉意,仰望苍穹,问月何时而来?这首诗与欧阳修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谓偶烛施明。
  李白写月诗,随手拈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等等,数不胜数。李白一生写了寥寥几首词,就有两首植入了月亮,其中最著名的《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李白给儿子取名叫“明月奴”,就连李白的死,也有传说是在采石矶水中捉月而溺亡。
  重重又叠叠的诗词长卷中,有众多的诗词大家,以诗月绘画,给我们构建了一间长长的精美绝伦的画廊。
  王维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一场秋雨,明月的清光从松林间洒落下来,泉水在山石间流淌,又有浣女和渔舟,这是一幅迷人的又是理想的山水图。杜甫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广阔原野的极目处,仿佛星星垂落,月光照耀江面,随着江水滚滚涌动。夜晚,大江神秘磅礴的气势跃然纸上,显现了一幅朦胧而又波澜壮阔的画面。《琵琶行》是白居易千古传唱的名作,也是在明月秋夜,掩泣诉说“天涯沦落人”。其中,诗人5次用月亮点缀:“别时茫茫江浸月”“惟见江心秋月白”“秋月春风等闲度”“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秋月烘托了错落有致、回肠荡气的琵琶乐感,也凄凄楚楚映照了“沦落人”的如泣如诉。春江、小船、月亮、琵琶女和诗人等组成的淡墨画,其画境凄凉、悲酸。“沙上幷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一池春水旁边,一对鸳鸯相依相偎,破云而出的月光,映照着花影摇曳,在这样的美景下,诗人依然忧伤重重,而呈现的景象却温馨浪漫。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向我们展现了一幅黄昏、柳梢、月亮巧制的凄美图景。第二任妻子杨氏刚去世不久,诗人寻找佳人芳踪不见,泪眼朦胧,伤感郁郁。秦观的《八六子》中,“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则把登亭遥望忆风情、离别相思写到了极致,是一帧红尘画卷。
  屈原的《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月亮有什么德行,能死而复生。诗人想象力丰富,学识渊博,问题奇特。这是屈原的问月。“海上升明月……不堪盈手赠”(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人以手捧月光,欲赠给远方的亲人,月光却从指间溜走,表现了惋惜的痴情。“深林人不知,明月来想照”(王维《竹里馆》),诗人在竹林弹琴,以抒寂寞之情,他把明月看作知己,消散了孤独的氛围。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写“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江水清澈,月亮仿佛更与人亲近,把月亮当作自己的亲人。“谁共我,醉明月?”(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结尾这两句也是一问,沉郁沧凉,声达云霄,强烈地表达了诗人送别族弟时的悲壮情怀。陆游《舟中对月》:“月窥船窗挂凄冷,欲到渝州酒初醒。”把月渲染得好像懂得诗人的凄冷。吴文英“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云彩遮月,好像月儿害羞似的,似以此遮遮掩掩离别时的悲愁。
  还有诗人描绘了月亮的千姿百态。
  杜甫的笔下,有“满月”“伴月”“残月”“寒月”“孤月”“纤月”等。其他诗人如“松月”(孟浩然《岁暮归南山》)。“微月”(常建《宿王昌龄隐居》)“水月”(钱起《送僧归日本》)“斜月”(《张祜《题金陵渡》)“烟月”(杜牧《旅宿》)“淡月”(《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夜月”(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冷月”(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壁月”(《刘辰翁《永遇乐·壁月初晴》)。
  繆氏子称“初月如弓”,戴叔伦则描为“凉月如眉”,李益喻为“月如霜”,李煜谓之“月如钩”,卢纶甚至把没有月亮的夜晚称为“月黑”。诗人用词趣味盎然,风姿雅韵十足。
  历代诗人把月入诗,以月寄情思。月亮不仅是诗人,也是大众的图腾。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09/0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