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齐迹
3    4   
PDF 版
· 妙手生花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6版:齐迹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2/12/23
朗读

妙手生花



□ 刘培国
  3月初,上海玻璃博物馆辗转发给李君一组图片,是12幅花卉,落新妇、忽地笑、攀倒甑、麦李、紫珠、珠芽狗脊、桔梗、旋覆花、朱砂根、药百合、佩兰、紫萼等,询问能不能用玻璃工艺仿真制作。
  李君当时并没在意,这种小花小草充其量是几件小品,没有大的体量,更不具挑战性。其实,这是上海方面访问了不少国内玻璃大师以后才找到了李君,几乎所有人都不敢接这个“烫手山芋”。这些花卉是不陌生,难就难在做出来就是真的,乱真,有的小花比如佩兰,在茎枝顶端排成复伞房花序,每个头状花序具花4~6朵,开管状花,花蕊伸出花冠外。每一个花头仅有麦粒大小,还有花头上冒出来丝丝缕缕花蕊,每一根花蕊顶端还有一簇玄色花药。无疑,这个细活用玻璃工艺呈现,只有灯工可以胜任。在灯工工匠中,恐怕只有心思、手法极其细密的工匠才有可能完成。
  用玻璃制作12种花卉出自上海玻璃博物馆设计总监迪尔曼·图蒙的创意。
  基于迪尔曼·图蒙独特的博物馆理念,馆方携手城市荒野工作室,引入栽种了来自上海及华东地区的乡土植物,让自然重新回归所在之处,旨在突破传统展览的内容与空间界限,将展览带到户外,带入自然之中,以轻松有趣的方式进行科普,倡导生物多样性。观众在绿意之中行走、畅游,也可发现惊喜——“伴生”在植物之间的是由高超的灯工技术制成的玻璃植物。上海玻璃博物馆将该项目命名为“种子”,期待成为每位观众心中的“种子”,唤起观众对于身边植物的重视,并在绿意环绕中感受自然的无穷魅力。
  设计概念是诱人的,而谁来呈现“玻璃植物纤毫毕现的美丽”,一度让馆方犯愁。
  北京灯工不合适,江苏灯工不理想,直到走进山东博山,才好不容易找到李君。随即,上海方面向李君传来一个叫做《园区“种子”玻璃植物》的制作说明文件,明确指出了制作要求:“根据参考图片制作仿真玻璃植物。颜色:多种。原则上,玻璃植物和实物的比例关系为1:1。展品最大尺寸控制在160×300×100mm以内。”设计方请李君比着佩兰图片,先做一支花头看看,李君做好了佩兰,装在一只铁皮茶叶桶里,充满泡沫,寄到了上海。设计方打开包装,看到了那支已经破碎的佩兰花头,破碎归破碎,那个精致程度,那个色彩过渡,已经把设计团队征服了,就是这个效果!他们庆幸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寻觅到了李君这位灯工奇才。
  李君很忙,手底下有一大批活在排队,最初接到那些花卉图片,没觉得是个大事,说,忙完这一阵做一做试试。一个月后,上海的催促电话打到博山,希望“五一”前可以交货,李君这才开始下手制作。快到“五一”的时候,作品基本接近尾声,上海打来电话,说不用急于完工,可以沉住气慢慢做,上海疫情严重起来,出不去进不来。李君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结束了这项工作。上海博物馆馆长张琳见到这批作品以后,说,太精美了,舍不得放在室外,怕叫调皮的小孩子们给碰坏。
  上海玻璃博物馆有这样的教训。
  一座梦幻玻璃城堡由Arribas兄弟艺术家Miguel A.Arribas花费500小时,以特殊的灯工工艺——线圈技术打造而成。重达60公斤的玻璃城堡包含近30000个部件,并由24K黄金装饰而成,价值45万人民币。2016年,为庆祝上海玻璃博物馆五周年馆庆,它由Arribas捐赠,成为上海玻璃博物馆的永久馆藏。遗憾的是,2020年5月30日下午,两位小观众翻越展区围栏追逐玩闹,过程中撞到展柜,城堡随即发生塔尖倒塌、破碎,而其余部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错位、破损。基于此种尴尬,主办方联系艺术家就展品修复问题寻求帮助。然而由于疫情原因,生活、工作于美国的两位艺术家无法启程往返上海,只能对情况作出说明,让城堡暂时以“不完美”的面貌示人。
  像李君开始预料的那样,制作这些花卉没有遇到困难,就是一个灯头,一把镊子,剩下的可能就是生花妙手了。
  李君在博山美术琉璃厂工作了30年,是个道地老“美琉”。在博山,琉璃是玻璃的传统称谓。李君1985年一进厂就学做扎瓣花球。就业时,举家反对,即脏又累,操作环境温度五六十度,干一天活浑身不舒服,炉上烧重油,连熏加呛,一个个脸黑得像鬼。李君偏去“美琉”,为什么?打心里喜欢。当年学徒一入职,往12个火口的成型炉前一坐,手持铁线,先学拿料。蘸起一块滚烫的半流体的琉璃稀料,叫它在铁线端头站住,才能进行塑形。那个架把一下子就被师傅看见,嗯,行,你就是块玩琉璃的材料。
  李君师承的正是孔家花球高手孔繁山、孔繁华。开始,一些同时入行的伙伴们还挑着熟料拿不稳,熟料在铁线上老是淌来淌去。往花球里面扎莲花,花瓣要扎好几层,做出来的成品,花瓣从内层到外层是逐渐向外开张的,最外层的花瓣高度开张呈摇曳拖拽的姿态,看上去好比真有一朵盛开的莲花葳蕤怒放。这个技术含量高,难极,一般不易掌握。李君一看二学三熟练,几次就出现构想中的效果。用成型铁针(片)准确地把花瓣朝水晶料里扎进去,铁针退出,铺上花瓣再扎,一瓣一瓣,一层一层,一圈一圈,这个过程要保证整块熟料相比而言前稠后稀、前硬后软。然后颠倒花球,蘸足包裹适量的水晶,在熘炉火焰的熔融下得到一只美轮美奂的花球。这是博山孔家花球的经典技法。核心技术就是对琉璃料性的把握,需要凉的部分要凉,需要热的位置要热,凉热并存还不能炸裂。
  30年的琉璃制作生涯,李君一直耗在“美琉”工艺品车间,以及后来的精美琉璃制造有限公司。从学徒、技工到设计师,每次技术大比武都是花球第一,联产计酬,薪水最高。1996年,台湾合资方经理拿来两个香水瓶,鸡心水晶,中间位置是一空腔气泡,也是心形,是香水盛器。让样品组复制样品,没人能够做出。那么大的“美琉”,这么个瓶子做不出来?李君专做花球,系“实之属”,实心器物。瓶子,是“空之属”,空心器物。李君没做过,他不服气,下了班不走,在炉台上琢磨。伙计们说都没有会做的,你怕也不行!李君说,他们做不出,不是技术问题,是思路问题,入手的地方不对,流程不对。李君就做成了。接着做了琉璃玫瑰花篮,还依据纸上草图做成了心形玫瑰花球,极精神。台湾经理说,你小子厉害,这就是我要的效果。这个造型到26年以后的今天还有订货。李君开始脱产,进入徐月柱、孔繁贻、王玉东的新产品开发小组,专门从事花球设计,最后干到生产主管。直到现在,凡是市面上见到的花球,七八成还是临摹当年李君设计的样品,包括各种规格、各种造型的水母花球,这个花球看上去非常魔幻,不知怎么做出,在李君眼里出奇简单,当年一天能做几十个。
  从“精美”去职以后,李君专心在自己的灯工工作室做灯工,出手就是精品,花鸟虫鱼、果瓜菜蔬到了他的手上,无不栩栩如生,不细看,真就难辨真假。一些器型较大的琉璃物件如瓜果,如菜蔬,只适合在大炉上吹制,但大炉吹制易于操作,方便造型,缺憾就是难于细节塑造,只能流于大体近似,而做到逼真甚至非常逼真,大炉吹制鞭长莫及。事情看上去简单不过,既然大炉吹制不能解决问题,直接用灯工解决不就行了?隔行如隔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琉璃不是面塑,不是泥塑,也不是木料金属,全部问题出在一个叫应力的梗上。琉璃从高温状态到常温状态,其内部温度不一,温差的存在使内部产生破坏性不同的应力,玻璃要退火,就是消除应力。灯工琉璃在灯头高温与普通室温之间进行塑型,极易产生不同的内在应力,灯工又会使用不同构件进行拼接来制造一个造型复杂的艺术品,这些不同体量、不同形态的构件各自带着自己的应力参与到一个整体结构中来,致使应力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如果不能把残存在玻璃内部的应力去除为零,一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完成的灯工作品会瞬间炸裂,或者延后炸裂。灯工制作较为大件的作品,首先面对的就是应力,而一个娴熟的灯工艺术家恰恰就是在与应力的较量中胜出的。
  李君说,琉璃工匠全部技巧就是对琉璃料性的掌握,这种掌握除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还真的需要一定悟性。说到这里,我相信了一件事,李君的手巧和睿智妥妥地继承了他的父亲李昌民老先生。李昌民先生是老“美琉”中的老“美琉”。从小,李昌民跟着舅舅王永禄长大,新中国成立前王永禄在新赵庄家里有琉璃炉,李昌民从小做炉,交叉(一种板凳)上再垫上一块木头刚刚够着炉台,也就八九岁的样子。进了“美琉”,做杖子嘴,机械化以后专门制造、维修杖子嘴成型机,再后来进了“美琉”研究所,还无师自通写了一手好毛笔字,会修理机械手表,会木匠,弟弟结婚时打制了全套家具,三抽桌、椅子、大橱、高低橱、脸盆架,竟然还有五拿棕床。李君小时候,是木匠父亲的小工,扶着板材让父亲手持刨子给木板抛光,李君就想,父亲咋就这么厉害,什么都会呀!李昌民业余时间就在阳台上做他的灯工料景,并奇迹般地发明了灯工琉璃书法挂屏。
  有些年纪的博山人一定还记得时兴扮玩的年代西冶街南头的“美琉”彩门,都是李昌民先生设计,带着人干的。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一层一层的玻璃罩里面那一只青绿蝈蝈。
  从小耳濡目染,养成了李君对琉璃的敏感,看一眼就知道卯窍所在,就知道从哪下手,在哪结束,字写不好,画不会画,看看一件琉璃就知道怎么出型,图案怎么摆,怎么做出效果。当年在“精美”琉璃安排生产,拿到国外资料大花瓶、摆件,从销售员的电脑上看看,就安排样品技工打样品,八九不离十。
  2009年在灯头上做石榴皮,业内人士吃惊不小,李君能用灯工做石榴皮?那时候博山只有王乃宝先生做石榴,但石榴皮在大炉上单另做。其实,李君的灯工算是童子功,父亲在家做灯工,七八岁的李君充当父亲的得力助手。那时没有氧气瓶,不用氧气助燃,连车辆内胎都没有,父亲找来一只大号的塑料方桶,一支气筒往里充气,另一端开一个小口输出,这样给灯头助燃。父亲在灯头下雕塑,李君抓着手柄,一上一下地往桶里打气,打气筒的手柄比自己个头还高。1984年中学一毕业,就与父亲李昌民在家里共同创作灯工座盘,把花花草草、翎毛虫鱼做出来,粘到陶瓷盘上,创制为一件件精美的摆设品。再往前推,大量的琉璃料景创作,李昌民更是当仁不让的创始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曾大量制作。这个过程,李君跟着下手,做蝈蝈,做浆果,也做牡丹花,做得像模像样。
  李君开始做灯工石榴皮,父亲说,恐怕不好弄,炸呀!做十个还不一定戥下个仨俩的。李君开始试,下了班回家就试,在小电炉上退温。先化开,再吹开,再调色,好几层颜色,水晶吹一个小泡,化开白色顶到泡上,把绿化开顶上,包下来,再铺红,铺黄,吹出来有深浅有过渡有质感,大半个小时过去了,最后一层再包上水晶,才开始成型,是最难的时候,一块料泡完全一样的温度,哪里不均匀接着就变形就炸裂,完全以工厂大炉的环境再造了一个灯工微环境,但比大炉制作要困难一万倍。炸了无数次,坏了无数次,足足15天之后,第一个完好的石榴皮做出来,一天工夫退温,不炸不裂,李君说,好,成了,出品率达到了70%,而且,李君的石榴皮还做了哑光处理,更加逼真写实。完全灯工版的石榴出现在人们面前。一顶“灯工石榴第一人”的桂冠落到他的头上。李君的灯工白菜做到了200毫米高、胸径100毫米,其精细程度远超大炉吹制的白菜,价格更是悬殊50倍以上。这些纪录至今无人打破。2011年4月,山东省首届玻璃(琉璃)艺术大师评比,李君和徐月柱、王乃宝一起站在了领奖台上。此后不久,李君淡出了各种评比,原因复杂,最主要的一个是手头活多,时间宝贵,遂退藏于密、深居简出。
  隐居于小顶山之阴,李君不保守,谁想学灯工,免费教,他知道琉璃行业才叫十年磨一剑,这项技艺不发展,终将后继无人。淄川有位灯工巧匠刘凯想拜李君为师专攻灯工,李君收在门下。日前,两位哈尔滨学院的青年教师慕名来到李君灯工工作室学习了一个月,为下一步开设相关工艺课程做前期准备。山东省工艺美术学院陶琉专业的学生也来学习,李君不要钱还会管饭。
  日前,看到李君交付上海玻璃博物馆的第一批花卉作品,原本是放置在室外的,其精美程度不能不让张琳馆长顾虑,索性全部置于室内,以给予充分的安全保护。同时要求李君再制作一套简本,就是一支叶、一朵花,专门用于室外灯箱展陈。两套灯工花卉计12种24件,永久陈列在上海玻璃博物馆,成为中国灯工艺术史上一个标志性的存在。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12/2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