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时局
3    4   
PDF 版
· 啊?电信诈骗“80后”“90后”容易上当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是谁让他不管不顾选择一条不归路?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6版:时局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是谁让他不管不顾选择一条不归路?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3/02/19
朗读
调查显示67.1%的被访者遇到过电信诈骗
啊?电信诈骗“80后”“90后”容易上当



  >>数据

  ●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其中,使用网络支付的有9.04亿。
  ●我国移动支付整体市场覆盖率排名全球第一。
  ●67.1%的被访者表示曾遇到过电信诈骗。
  ●使用手机支付时,平均每个用户存在1.2个不安全的行为习惯。
  ●在2022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选择支付平台主要考虑因素中,76.2%的消费者主要考虑支付的安全性。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银联发布的《2022年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

  不用带钱包,更无需银行卡,动动手机瞬间就能完成支付,还免去找零的麻烦。近年来,网络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最常用的支付手段之一,随之而来的支付陷阱屡见不鲜。
  2月17日,中国银联发布《2022年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显示,移动支付发展逐渐显现两种趋势:一是伴随智能设备进一步普及,生物识别技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调查显示,受访者对指纹/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的使用率已达到68.1%,与银行卡/支付密码使用率72.9%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二是跨境支付发展或将提速。伴随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境内支付企业凭借移动支付技术优势与市场拓展经验,将更加聚焦海外市场建设与挖掘,满足公众跨境支付需要。报告还显示,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9.04亿,移动支付整体市场覆盖率排名全球第一。

  移动支付呈现出新变化

  此次调查发现移动支付在六个方面呈现出新变化:
  一是移动支付整体继续稳步发展,数字场景与人民生活高度融合。移动支付已满足社会公众数字生活基本需要。77.5%的手机用户每天都会使用移动支付,常用场景接近11个,较2021年进一步增长。
  二是移动支付业务的适老服务显成效。研究数据显示,移动支付的使用在老年群体中加速普及,60岁以上的受访者中超7成的人会在日常消费和公共事业缴费场景中使用移动支付,54.2%的老年人会进行网络购物。多数受访者表示,移动支付的适老化改造已初见成效,高龄群体的消费生活更加丰富和便捷。
  三是用户不安全行为数量明显下降。2022年受访用户人均存在1.2个不安全的习惯,而2021年人均约有2个不安全习惯。
  四是电信诈骗问题依然严峻,收益回报类诈骗发生率最高。在各类型的电信诈骗中,收益回报类诈骗的发生率最高,为17.7%,其中,“兼职刷单受骗”表现最为突出。其次是情感爱心类诈骗,有15.7%的被访者表示曾经遇到过。从损失看,部分受访用户深陷虚拟货币诈骗困局且损失金额较大。约五分之一的受害者损失金额在2万元以上,平均损失金额达到7474元。
  五是受访者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较高,但对银行卡安全使用的法律意识有待提升。经调查,“填写问卷留下银行卡号、证件号、姓名等个人信息”“在街头扫描二维码”“变更移动支付绑定的手机号后没有通知银行”等银行卡使用时可能的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率均不到10%,显示出持卡用户对自身账户信息的保护意识普遍较高。调查数据显示,虽然法律明文规定任何租借买卖银行卡、电话卡的行为都可能涉嫌犯罪,但仍有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对买卖银行卡的惩罚措施“不知晓”。55岁以上、受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下的人群对买卖银行卡的非法性认知程度相对偏低。
  六是年轻群体与老年群体是易受骗高风险人群。25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在使用手机和银行卡时的个人防护意识欠佳,其不良使用习惯个数高于平均水平,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更容易轻信他人。仅有30%的该类型被访者表示没有遇到过任何种类的诈骗。55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易成为虚假药品、保健品诈骗的受害者。而在遭遇过个人信息安全危机的人中有26.1%的该类型被访者未采取任何措施,该数值高于平均水平。

  移动支付高风险人群有谁?

  调查报告显示,以下4个群体的移动支付风险更高,更易成为网络诈骗受害者。
  第一是涉世未深的学生群体,他们在“玩过网络博彩”“出借自己的收款码从而赚取佣金”“有优惠促销的二维码都会尝试扫”“网站/App内登录习惯设置”等问题上发生率高。34.7%的被访者曾为获取免费服务与优惠提供了个人敏感信息并遭遇欺诈。
  第二是“80后”“90后”群体,个人保护意识较低,面对“兑换积分诈骗”“金融交易诈骗”“兼职刷单诈骗”“高薪招聘诈骗”“购物平台退款诈骗”等逐利类的诈骗手段时更容易上当。
  第三是55岁以上的大龄群体,他们在遭遇个人信息安全危机时,26.1%的人没采取任何措施。手机“未安装安全防卫类App”以及“未开启移动支付保护功能”的比例远高于其他群体。
  第四是家庭主妇/夫群体与自由职业者群体。
  应立即拨打110报警,报告自己被骗全过程以及资金去向。要通知涉案账户开立银行或有关第三方机构。

  怎么才能守好
“移动钱包”?
  中国银联专家提出防范建议,为提升移动支付使用安全,保护个人权益,社会公众应做好以下几点:
  提升自我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不随意扫二维码或留下自己的个人敏感信息;
  时刻提高警惕,不因贪图小利而让网络诈骗寻到可乘之机造成巨大财产损失;
  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不要为追逐短期高收益而轻信所谓的投资专家;
  如果不幸遭遇诈骗或其他类型的个人侵权行为,应及时向公安及官方求助,将损失降到最低。
  主动了解学习各类防范措施与防骗技巧,提升防诈拒赌的能力。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助理文竹也给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注意自己的密码设定和使用:一是支付功能的App不要启用“自动登录,记住密码”,建议启用“指纹”等生物识别登录方式;二是登录密码设置可采用“三要素组合”方式,即“字母+数字+标点符号”。
  其次,公共WiFi安全性低,不法分子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手段盗取通过公共WiFi网络传输的账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建议使用自己的移动数据网络进行支付。。
  如果手机支付设置了自动登录并记住密码,最好是在软件设置中予以解除。
  此外,如果更换手机号,与原手机号绑定的所有银行卡都需要解绑。尽量不要卖旧手机或给其他人,即便恢复手机出厂设置,也能通过软件还原数据,最好写入新数据进行覆盖。
   据央视新闻、《华商报》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02/1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