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从一片红叶到柿林千树
3    4   
PDF 版
· “无中生有”,看一片红叶如何破题文旅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2版:从一片红叶到柿林千树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3/03/10
朗读

“无中生有”,看一片红叶如何破题文旅

徐博 孙良栋 王兵

  红叶柿岩旅游区 资料照片

  文旅融合发展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对淄博市博山区而言亦然。
  提升文旅产品供给力,增强文旅经济支撑力,扩大文旅品牌影响力,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实现乡村振兴,这是“淄博文旅先锋”博山孜孜以求的目标。
  阳春三月,万千目光再次齐聚这座山城。作为本土一支文旅劲旅,红叶柿岩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下简称“红叶柿岩”)在旅游踏青的浪潮中更是炙手可热。
  那么,红叶柿岩是如何栽下一棵树破题求变,将“文旅赋能”融入乡村振兴肌理?博山又是如何以“无中生有”的创新思维,奋力育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这一片林?

  出圈——
栽下一棵树,
育出一片林

  乘着文化、文艺作品的“东风”,2023年伊始,旅游目的地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跟着主人公种草”“去影视剧拍摄地打卡”的背后,是文旅融合发展新时尚在发力。
  文化赋能,日渐成为文旅融合的关键变量。
  今年春节档电影《满江红》,给杭州岳王庙和安阳岳飞庙都带来了大流量;春晚爆款《碇步桥》,带火了泰顺的碇步桥旅游,游客人数飙升至去年同期的8倍多;电视剧《狂飙》爆红,剧中“京海市”的取景地——广东江门也跟着“飙”了一回,其搜索热度月环比增长了130%……
  而2020年热播剧《绿水青山带笑颜》,让博山区和红叶柿岩闯入了人们的视野。
  梳理红叶柿岩不难发现,它正在以高质量的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新活力。
  据统计,红叶柿岩在今年春节期间单日客流量达1.5万人次,而官方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红叶柿岩累计接待游客150余万人次。
  记者翻阅2023年博山政府工作报告发现,“颜神古镇正式开园,红叶柿岩颜神里建成开放”,系该区去年标志性事件。而“加快颜神古镇、红叶柿岩……等项目提质增效”则被政府列为2023年重点工作。
  文化“爆款”时常催生文旅“爆点”。过去,一个景区的名气往往需要几十年、几百年的口碑积累。而现在,红叶柿岩用自己证明了一个文化故事、“爆款”产品就能产生强大的文旅IP效应,带来景区人气“爆表”,这无疑值得淄博南山北水学习和借鉴。
  复刻——市场需要啥,博山就有啥

  当下,在红叶柿岩,另一个“博山”正在被“复刻”,原因是老工业城市正在进入文旅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一部影视剧作品就能让红叶柿岩“出圈”,那博山靠什么赢得了游客青睐,难道仅凭一步影视剧作品?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文化,才是红叶柿岩乃至博山文旅融合发展的底气所在。
  中国琉璃之乡、华夏孝乡、中华陶琉文化城、中国鲁菜名城、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首个国家地理营地……一个个名衔的叠加背后,是博山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厚的旅游资源。
  此外,作为百年工业基地,博山工业起源可追溯至元末明初。加之近年来,博山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博山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的优势,不断调整方向,提出了“打好文旅融合攻势”等系列发展战略,坚持“旅游+”和“+旅游”,给农业、工业、文化、体育、康养等相关产业插上了旅游的翅膀,实现了博山文旅发展的华丽转身、浴火重生。
  “博山有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作为红叶柿岩的开发方,山东华旅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房利军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商人,挣快钱很容易,但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博山人,他更乐意给博山留下产业,看到家乡的发展崛起。
  诚然,游客最想看到的,文旅最吸引人的,就是最具当地地方特色的风物。于是,红叶柿岩处处可见琉璃景观,七彩琉璃栈道、琉璃公园更是成为游客口口相传的标志性景观;博山煎包、博山火烧、博山烩菜、猪血汤、硬炸肉等分散在城市角落里的地道博山特色小吃,被红叶柿岩的老颜神美食街全部糅汇到一条街。
  见识过韵味十足的老街旧巷,才算真正来过博山。
  红叶柿岩以上世纪70—90年代的老博山为原型,经典复刻博山老街道、老字号等历史场景,打造了博山颜神里,为城市留下记忆的模样,再现了一个亲切动人的老博山时代。
  挖掘并呈现出一个地方最具文化底蕴、最具人文价值的元素,文旅自有魅力,不愁破题。博山以及红叶柿岩以先锋的姿态,充分验证此路可行。
  站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拐点,游客还在、市场还在、机遇还在。放眼淄博,就看谁能如博山一样率先站上风口、引领风向,使“诗”和“远方”更好联结,使文化和旅游“融”得自然、“合”得协调,谁就会率先让城市和人实现物质富足、精神富有。

  深耕——乡村需要啥,文旅就干啥

  2022年,山东文旅高质量业态发展势头强劲,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塑成了新优势。
  2023年的淄博将继续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抓好30个文旅融合重点项目,培育市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0个以上,扶持文化创意等新业态发展,培育陶琉、丝绸等5个手造产业集群,擦亮“山东手造·齐品淄博”品牌,实施A级景区提质升级工程,强化景区智慧化服务,加强旅游道路互联互通,持续推进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同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宜居宜业,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争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2个。
  为什么都在大搞特搞文化旅游?
  当我们把视角延伸到乡村振兴,一切便有了逻辑自洽的答案:文化旅游持续赋能乡村振兴,这是必然。
  “能感受到山水之间,正在发生一场大变化。”这是很多博山本地人对当下生活真真切切的感受。
  “新旧动能转换”“抢占新赛道”“转型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这是博山这座百年工业城市在新的发展浪潮下“破”与“立”的自我救赎。
  危机就像短暂的旱季里,土地濒于贫瘠,水流几近干涸。我们相信下一次雨季会再来,土壤还会再肥沃。可是,现在你是否愿意练就自制肥料的办法?
  文旅融合发展,就是乡村振兴的“自制肥料”。
  再重新审视博山,在这里,文旅已成为推动实现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动能之一。红叶柿岩的旅游热辐射带动了和尚房、姚家峪、恶石坞、岭西等10余个村2500余人增收奔小康。
  按照“以企带村,村企融合,连片发展”的思路,依托“红叶柿岩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项目,包括和尚房村在内的周边村成立了博山区首个“村企合作型”红叶柿岩联村党委,覆盖1267户3885人,其中党员233名,实行村企统一管理、集中开发、规范运营,各联建村通过资源入股、打包租赁等方式参与公司发展,人均年增收5万元,辐射带动2000余名村民增收。通过村企合作,为500余名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还为年满60岁老人发放每人每月500元的生活补贴。
  联村党委充分发挥企业在管理、资金、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充分盘活乡村沉睡的资产、资源、文化、古迹等,真正做到创建一带、发展一线、带动一片,让绿水青山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银山”,让父老乡亲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姚家峪村村民刘芳以前在城区一家面食店工作,上下班路程又绕又远,自红叶柿岩的老颜神美食街建成以后,她就在家门口做起了自己擅长的面食。
  “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谁还愿意千辛万苦地跑出去。”刘芳告诉记者,像她这样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村民并不在少数。
  “什么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得有产业让村民们富裕起来。”房利军说,没有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真正的共同富裕也难以实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业是山东的一面旗帜,山东被赋予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大使命。只有蓬勃发展的乡村产业,才能让广大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水平和品质得到提高。
  未来,博山区将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目标,聚焦“产业融合”和“促进共富”两大主攻方向,发挥博山人文底蕴深厚、农业特色鲜明的优势,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文旅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博山经验”。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徐博 孙良栋 王兵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03/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