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  副刊
3    4   
PDF 版
· 山楂树之恋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2版:  副刊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3/09/28
朗读

山楂树之恋 



  山楂树之恋
  □ 马亚伟
  我家的院子很大,父亲便这儿辟一块菜园,那儿栽两棵果树,把院子打理得热闹而有序。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南墙根多了两棵山楂树。
  那两棵山楂树小小的并不起眼,它们默默萌发、开花、生长,是被人忽视的角色。直到第二年的秋天,山楂树上结出了零星的山楂果,我才注意到它们。红彤彤的山楂果实在是诱人,红玛瑙一般挂在枝头,使得小小的山楂树一下子灿烂生辉。山楂果伸手可摘,我禁不住诱惑,摘下一个放到嘴里。味蕾被酸味刺激,反应极为激烈,我开始龇牙咧嘴:“太酸了!”酸得过度,让人望而却步。
  第三年秋天,山楂果结得更多了。红红的山楂果密密匝匝,让两棵山楂树显得光彩熠熠。山楂果太酸了,尽管母亲说了山楂果有开胃消食之类的好处,但我们都不喜欢吃。于是母亲学着做冰糖葫芦。酸与甜是完美搭档,二者相融互补,呈现出完美的味道。母亲做的冰糖葫芦非常好吃,但家里的山楂果太多了,我们渐渐不再感兴趣——很多东西因为多而腻烦,就像母亲的唠叨一样,那时的我们总觉得琐碎而厌烦。母亲无奈,只得把冰糖葫芦卖掉,父亲打下手,这样赚点钱补贴家用。几年下来,两棵山楂树为我家作了不少贡献。
  生活条件渐渐好了以后,我家不再卖冰糖葫芦。那两棵山楂树年年结果,越结越多,但我们都不再吃酸酸的山楂果,山楂树成了纯粹的“观赏树”。一年一度山楂红,我和妹妹每年都会回老家去赴山楂树之约。山楂树的生长周期比一般的树长,别的果树早已叶枯果落,而山楂树却在一场场的秋霜中灿烂起来。时间馈赠给山楂树别样的风姿:满树绿叶还繁茂着,红红的山楂果一嘟噜一嘟噜地从绿叶中钻出来,风采卓然,气韵非凡。远远看去,串串山楂果艳若红花,很惹眼。这是山楂树的“巅峰时刻”,整棵树呈现出历经沧桑终辉煌的气度,热烈奔放而又大气沉稳。
  山楂树壮观、美丽、蓬勃,无论谁来到小院,首先注意到的都是这两棵山楂树。我们在山楂树下拍照,孩子们攀到树上,在山楂果中露出灿烂的笑容。
  母亲还是觉得山楂果没人吃很可惜,过一段时间,她把满树山楂果都摘下来,一部分送给亲戚朋友,一部分留下来。今年,母亲跟人学着做了山楂罐头。我们回家后,她让我们尝尝。我用筷子把一颗山楂果放到嘴里,轻轻咬下去,顿觉酸甜爽口,美味无比。没想到,山楂果还可以这么好吃。母亲说:“山楂果生吃也好吃,这可是好东西,不仅开胃消食,听说还能降血压、降血脂呢。”
  听母亲这样一说,我拿起山楂果吃起来。果然,细品味道纯粹,回味绵长。年少不懂山楂味,懂得已非少年人。其实很多事都是如此,需要时间教会我们懂得。
  山楂树之恋,温暖贴心,绵延一生。
  晚饭花
  □ 张修东
  仲秋时节,各色花儿依旧坚守田野沟畔,打扮入时地与秋云共舞,与秋风互吻,不厌其烦地吟诵属于自己的歌,将阵阵歌声传出很远。
  早早地,沿着被绿色围裹的乡间小路走走,夏日的汗津津替换成当下的神清气爽。庄稼地里传来零零星星的清脆鸟鸣。农家小院关得严实的大门里,传来几声狗吠,像对路人的问候。一转眼,远处的小山已经无影无踪,双脚踏入犹如绿色海洋的大片玉米地。一部分玉米已经收割,留下矮矬的青秸,青青的草、不知名的花借机探出脑袋,匍匐成片;一部分玉米秸笔直挺立,有意无意地行使着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职责。
  退休这几年,养成了早饭前、晚饭后活动筋骨的习惯。临近傍晚,我照旧踏上了乡间小道。几朵喇叭花迎风摇曳,几只蜜蜂围着南瓜花盘旋着,蜻蜓点水一般。走着走着,一簇开得像喇叭花的黄花按捺不住寂寞,出得篱笆墙,一只只小手摇摆着,和路人打招呼。它,就是晚饭花。
  读过作家汪曾祺的《晚饭花》,文中写到:晚饭花开得很旺盛,它们使劲地往外开,发疯一样,喊叫着,把自己开在傍晚的空气里……读后我猜想,这种花,一定是荡气回肠、大气非凡、香味浓郁的。其实不然,它因有淡香似茉莉而得名“紫茉莉”,因晚饭前后开放而被称为“晚饭花”,有粉色、黄色、玫红色、紫红色、白色等品种。它朴素得像邻家读高中的女孩子,生性自然得体,着实招人喜爱。
  为了避开炙热阳光的暴晒,晚饭花上午睡懒觉,下午四五点才绽放,接近傍晚,晚饭花花香最浓,开得最热烈。农人收工,晚饭花便提醒,可以筹备晚饭了。
  晚饭花开,炊烟飘游缭绕。淡淡的味道,飘逸在乡间小道,和着母亲的锅碗瓢盆交响曲,父亲那摆在桌上的小酒壶小酒盅的碰撞声,钻入每个家庭,捎去美好的祝愿。
  乡愁里的中秋月色
  □ 成壮壮
  中秋节近了。异乡打拼的人们,在心里盘算着归期,淡淡的乡愁,总在黄昏时候爬上心头。灯火吞没了城市的晚霞,故乡的影子却在心里愈加清晰。
  秋天的故乡,美得醉人。远处青翠的山坡,这里染了点黄,那处着了点红,再也低调不起来。石拱桥矗立在小溪上,桂花树守护在石桥边,阵阵清香扑向乡人。
  这桂花正好摘了酿酒做糕,过节吃。有经验的老人说,桂花成熟后,应该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秋深露重,等太阳晒了半晌,晒干桂花上的露水,那才是摇桂花的好时候。
  午饭后,妈妈寻来一块洁净的白布,在树下铺开。左邻右舍,大人小孩,都来了,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天空下起了桂花雨,白布上落满了桂花,整个人都被浓浓的香味包裹住了。这下,孩子们摇得更起劲了,恨不能把全世界的桂花香都吸纳到这方寸空间里。
  摇下来的桂花,择掉碎枝小叶,用井水洗净,晾干,一部分用来酿桂花酒,一部分用来做米糕团子。剩余的用罐子装起来,泡茶喝,或留着过年时吃。
  天边的太阳烧得火一般通红,黄昏的村庄,就这样弥漫在一层金色中,屋顶的青瓦见证着晚霞的欢愉,炊烟从瓦上慢慢升腾。村东头的大叔赶着牛回来了,牛在前,人在后,不急不慢,披着晚霞的影子。
  吃过晚饭,喝了桂花酿,孩子们出来耍了,三三两两,捉迷藏,跳房子,打弹珠,不亦乐乎。晚霞失去了最后一抹亮色,天空变成了黛青色,澄净深厚,点点星光像打在青石板的银钉子,几丝白云,随风在飘。
  大人们搬出桌子,摆上月饼果盘,敬月神。月亮不知何时露出了半张脸,淡淡地照着家家户户敬月神的桌子,也照着玩耍的孩子们。
  村庄淹没在夜色中,稻田里蛙叫虫鸣,此起彼伏,把一切衬得更静了。“拜了月亮,吃了月饼,就去睡觉吧。”哪里都有玩得乐不思家的孩子。孩子们在大人的催促下,对着月亮三鞠躬,嘴里念念有词:“月娘娘,保佑我读书好,长得高。”然后,回家去了。
  突然,高楼间,谁家窗口传出轻柔的歌声:“每颗心上某一个地方,总有个记忆挥不散……”打断了异乡人的绵绵思绪,抬眼望见城里的月光,快满圆了。
  夜深微凉,睡吧,在酣甜的睡梦中,和亲人一起吃月饼、赏月亮,再到村口的打谷场,和儿时的玩伴在月夜下疯跑。跑累了,就坐在老人身边,听他们讲那过去的事情。明天一觉醒来,便可踏上回乡的归途,去看那挂在故乡天空的圆月了。

  土灶炒面香

□ 杉柠
  记忆中,母亲对面食情有独钟,总是会做各种各样的面食,我尤其喜欢朴实无华的炒面。
  清风晚霞中,母亲将土灶又清洗了一遍,对我们说:“今晚,我们做炒面吃喽!”孩子们欢快地围在灶房,母亲怕我们热,叮嘱着去院里乘凉,静心等候。我向来是不怕热的,于是便主动做个“烧火丫头”。
  锅煨热后,母亲从面袋里舀出三大勺面粉,倒入锅中,并叮嘱我烧火要细心些。我拿着烧火棍轻轻压了压火苗,又瞅了一眼锅中,只见母亲拿着铲子快速地翻炒着。炒面火候也有讲究,火大了容易糊,火小了面又会生。等到阵阵麦香扑鼻,面粉从浅浅的白变为微微的黄便可出锅了。闻着面香,伏天都清凉了许多。抬眼间,母亲的额头已布满汗珠。
  炒面出锅后,母亲用筛子过滤掉一层细小的颗粒,朝院中吆喝:“孩子们,快来吃炒面啦!”于是,弟妹们一个个飞奔而来,又在叮嘱下各自分工,抬桌子、凳子至院中,摆好碗筷端正坐好。父亲拿出红糖给每个人的碗里舀上两勺,又携来烧开的沸水。我们将炒面与红糖拌匀,再浇上滚烫的水搅拌,顿时院内香气四溢。
  吃炒面时,母亲会给我们讲故事:一名书生进京赶考,途中遭遇盗贼,钱财、干粮被抢夺一空。烈日当空,书生强忍着饥渴上路,体力不支晕倒在路旁。适逢两位农人路过,拿出包里携带的炒面、温水,给书生冲食,书生才面有气色。
  儿时,只当那是个故事,长大后,读到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小麦,主治客热,止渴烦,利小便,养肝气,养心气,心病宜食之”我才恍然明白,夏季养心,吃小麦自是有益身心了。
  传说,古时黄河流域有决口,青壮年要去修筑堤坝,有位叫善姑的女子把面粉炒干,装进布袋给丈夫食用,邻家妇女纷纷效仿。炒面香味直上云霄,迷得四海龙王都忘了行云布雨,村民也就免了洪灾。
  如今,关于炒面的记忆早已植入我的灵魂深处,成为忘不了的甜蜜记忆。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09/2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