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要闻
3    4   
PDF 版
· 十里画廊——芦家台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围炉夜话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1版:要闻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围炉夜话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3/11/10
朗读

十里画廊——芦家台



  十里画廊——芦家台
  □ 孙元礼
  蓝宝石一样澄明的天空,几片玉似的白云缓缓飘浮。三五只鹭鸶平展着双翅,自由地飞翔。矫健的身影同白云一块落入一湾碧绿的水面,和那山、那树林、那岸边依山而建的漂亮的民居,交织成一幅移动的画面。淄河从大山里蜿蜒而来,摆动着自然、质朴、爽亮的身姿,悄然和这湾碧水融为一体,粼粼水波轻吻着流畅曲线的堤岸。
  堤岸之上就是依山傍水的芦家台。

枕水的村庄

  芦家台得天独厚,背靠“一”字展开的骆驼鞍山峰和丁香山。山上树木蓊蓊郁郁,一片苍翠的底色,绘成了芦家台天然的背景。房屋从湖岸层叠,递次升高,一直隐到山林深处,绿树、红瓦,是随意点染的色彩。淄河积水成片的五阳湖,环抱村庄。远远望去,芦家台就像是水上的村庄。
  那是一个初夏的傍晚,我们一行三人,陪一画家朋友来此写生,住在芦家台的民宿。那天午后落了一场小雨,随即风吹云散。画家欣喜异常,说很难碰到这样的景像,随即支起画板写生。先是飘动的云雾,不知从哪里飞来,霎时就氤氲了宽阔的湖面,紧贴着湖水滑行,有时还能隐约出石拱桥上的立柱和栏板,以及湖堤柳树上半截的身影,一派“水荡半截石拱桥,风吹几束柳丝摇”的江南水乡美景。
  暮霭从四面八方笼了上来。劳作了一天的农民收工了,扛着镢头,或者提着一个篮子,从横卧湖面的芦家台大桥缓缓走过。如黛的远山,烟雾弥漫的五阳湖,晴空几朵晕染了夕阳的云,构成了一幅美丽醉人的剪影。云雾把山、把水、把民居,串成了一道梦幻般的秘境。灯光倏地亮了。最亮眼的是那水中的光影,连同柳枝、石拱桥,一起在水中漂漂浮浮。横卧湖中1500米长的“苏堤”,堤两边的灯光映衬得湖水朦朦胧胧,恰似一条闪闪烁烁的金链。沿芦家台村边、五阳湖堤岸有一条观光大道,曲曲折折延伸到大坝,堪比大理银桥镇洱海边的S形大道,游客称作“大理弯道”。傍晚,走在芦家台的弯道上,别有情致。一边,湖水轻轻地拍打堤岸,轻吟浅唱;一边,树上的归鸟叽喳不停,似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乌蒙蒙的远山,一幢幢黑影。山坡上民居的灯光,与天上的星光晕染得似真似幻。
  那一晚上没有月光,只有繁星远远近近、亮晶晶地俯瞰着大地。我们从“大理弯道”上返回,踏上村中的石板路,踩着500年前先人的脚印,准备回民宿。站在民宿二楼观光台,瞭望四周,除了几家窗口的灯光外,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大都歇息了,养精蓄锐,以待明日的艰辛付出。
  芦家台的一切都安静了,静谧得连绣花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夜幕笼罩的芦家台,就像卸了妆的丽人,枕着淄河积聚的一片湖水,沉沉地进入梦乡。

十亩荷塘

  在芦家台的杏山脚下有一片荷塘,占地十几亩,据说是博山区最大的荷花塘。荷塘背倚杏山,绿树如屏;淄水环绕,水齐堤岸;一条赏花小径折曲半圈。笔者去时已是深秋,但夏天赏荷的情景仍鲜活如初。
  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还未到荷塘,夏蝉高亢的叫声,赏荷男女爽朗的说笑声,一阵阵传来。站到荷塘边,一池碧水,一池荷花,一池清香。时值周末,塘边小路,大人小孩几乎无插脚之地,好多女游客都打着遮阳伞。几位摄影家架起长枪短炮,选取值得定格的绿叶花影。
  这里几乎是荷花独霸一片碧水,偶有几棵莲花藏在荷花下面,不细辨很难发现。“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那一朵朵荷花被茎秆高高伸展在荷叶之上绽放,粉色或红色花瓣层层交错叠起,扩展成一个齿状圆边的舞台,任那蜜蜂抖颤双翅,在丝丝线线的花蕾上恣情舞蹈。身子呈黄色、红色的蜻蜓,闪着透明的双翅,在荷花间穿插飞行,忽而落在荷叶或者荷花上,和荷花一起轻扬着灵动的风姿雅韵。
  眼前这争奇斗艳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席慕蓉那首《莲的心事》:“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我/风霜还不曾来侵袭/秋雨也未滴落/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我已亭亭不忧也不惧/现在正是我最美丽的时刻。”
  是的,荷花正以最娇媚的姿容展现给赏荷的远方客人。
  人们惊叹荷塘那勃勃的生机,那红花绿叶触发的心灵的颤动。怪不得荷花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意象,那么多诗人寄语荷花,让荷花承载着万千心事,传递情思,十里荷花也安放不下那颗躁动的心。
  而秋日的荷花却是另一幅景象。这是笔者年中第二次来这里赏荷。一场场秋雨落在池塘,打蔫了盛妆的荷花。“荷尽已无擎雨盖”,红花已凋零,荷叶已衰败,翠绿的荷茎褪成枯黄。有的荷叶只剩下脉络,像一张透明的网;有的荷叶变成了红褐色;有的残叶蜷缩,一簇簇,一蓬蓬,挤挤挨挨,消失了春夏亮丽的风采,“一池残荷满池秋”的样子。莲子已饱满,一个个莲蓬等待着迟来的采莲人。
  看了这片残荷,倒是对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多了一份理解和同情。她不喜欢李义山的诗,而独喜欢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也许雨打残荷或疾或徐的响声,能与她那颗孤寂的心合拍共鸣。
  一池残荷,那数不清的荷茎,一身瘦骨亭亭直立在秋风中,不折不曲,无惧霜雪,期盼春风的唤醒。秋冬的清冷虽比不上春夏的红火,但这是盛放前的历练。荷花虽然一年一枯萎,却不会消亡,正是“一岁一枯荣”的坚韧风骨。

远山而来的淄河

  芦家台原来依淄河而居,修建石马水库(五阳湖)后,淄河的入水处上移,即芦家台的杏山一旁,始流入五阳湖。站在芦家台大桥上极目远眺,云雾缠绕的奇山秀峰无限延伸,横无际涯,一直到天山相接处。一条沟壑从深山伸出,弯弯曲曲,一直埋进湖水。淄河就从这条山谷淙淙而来。
  沿着淄河,也就是五阳湖上游,漫步曲径,遍览水光山色,进入了一条“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画廊。这里的土堤、石堰,把湖水隔成了一个个相连的水湾。“蒹葭苍苍,白露为霜”,2500年前的《诗经》里的韵味还是那样缕缕清香,沁人心脾。你看,那一片片、一簇簇芦苇串成了芦苇荡。雪白还有浅褐色的芦苇花,轻盈、柔美,一穗穗晃动着浅绿的或者枯黄色的苇秆,秋风中俯仰婀娜的身姿,枝枝摇浪花,仿佛向人们诉说金秋的美好。几只野鸭,体型不大,可能是今年刚孵出的,见到人来,立即低头插入水中,四五米之外又浮出水面。若驾一小舟,轻荡湖湾,在“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的苇花丛中曲里别弯,是不是也会像李清照“误入藕花深处”那样微醺不归。
  “所有的故事,从秋天开始,最美。”女作家简媜如是说。
  再往上走,曲径通幽,秋色点染的原野又是一片别样的风景。浅豆绿、金黄、橘红等交错晕染,五彩斑斓。从杏山脚下层层交错叠起,树丛中藏着一座座别墅。有的白墙,黑色的、红色的鳞瓦,仿佛是古色古香古宅院。窗含远山如黛,窗外行云流水。山脚下淄河左岸长汀,郁郁青青。草地上站立着数十顶白色的露营帐篷,外形各异,有的呈水滴状,有的呈不规则的扁平顶,有的呈半开放的蒙古包造型。在这里露营一宿,与朋友、与爱人,晚看星光闪耀,听淄水清脆悦耳的歌唱,烟雨迷蒙中与山水同眠。次日,鸟鸣将你唤醒,一睁眼,清亮亮的河水、斗色争妍的树林、紫苍的山峰、山谷中缭绕的晨雾,一束阳光罩在西边山顶上,目之所及,一幅幅喜之不胜的山水画卷。
  人在画卷中随心而至,随性而往,美不胜收,心旷神怡。可惜我不是诗人。如果一个诗人亲临其境,文思必如清泉喷涌,一路行吟,山水画意全融到诗情里。
  芦家台不仅自然景观令人目酣神醉,它的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厚。清代诗人赵执信在这里建有别墅,能被诗人看中的地方,足见芦家台美名源远流长。村中还有古教堂。村民喜唱吕剧,这里又被称为“吕剧之乡”。还有骆驼鞍、丁香山等的传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才升华出芦家台浪漫的诗情画意。
  淄河边的芦家台,从五阳湖大坝沿湖岸长堤进入湖水的上游,过五十亩地石桥,顺淄河岸边直到卧虎山,沿途一步一景,进入自然审美的绝佳之地,似蜿蜒伸展的十里画廊。你走在画廊里,一件件地看风景,你也成了画廊里炫彩的一笔。廊外的人看风景,不知不觉走到了画廊里。芦家台就是这段画廊里神奇的景观。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11/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