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  副刊
3    4   
PDF 版
· 十孔莲藕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龙年漫话咏龙诗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0版:  副刊
3    4   
PDF 版
3上一篇:十孔莲藕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4/01/17
朗读

龙年漫话咏龙诗



  龙年漫话咏龙诗
  □ 毕义星 毕晓楠
  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今年是农历甲辰生肖龙年。龙年大吉,万事龙兴,龙吟国瑞,龙凤呈祥。远古时期,我国就有龙的传说。龙,寓意着江山社稷,象征着尊贵高尚,在民间则是吉祥喜庆的标志,一直是举世公认的崇高美好形象。龙,也一直是古代诗人喜欢咏赞的意象。在诗人的笔下,通过想象将天龙行健、辰龙献瑞、气势非凡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形象,神态毕现,历历如绘,赋予人们一种壮伟祥和的文化心理,一腔心腾奔放的崇高意愿,以及旺盛勃勃的生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咏龙诗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喜逢龙年莅临之际,今选数首与读者共同赏析。
  北齐诗人萧悫(生卒未详),字仁祖,隋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本为南朝梁宗室,后入北齐,任太子洗马。隋时任齐州记室参军。他的《飞龙吟》多处用典,通过对龙的赞美,创设了一个太平盛世、颂扬君主的意境。诗云:
  河曲衔图出,江上负舟归。
  欲因作雨去,还逐景云飞。
  引商吹细管,下徵泛长徵。
  持此凄清引,春夜舞罗衣。
  引,是古代乐曲的一种体裁,可以歌唱。河曲,本指河流曲折之处,此代指黄河。河曲衔图,系用典“河图洛书”。典出《尚书·中候·握河记》:唐尧在黄河岸边见到龙马衔图而出,图中言虞、夏、商、周、秦、汉之事。后多以此指仁君在位。江上负舟,系用典。典出《吕氏春秋·知分》:大禹到南方巡视,在渡江之时,一条黄龙把他所乘的船驮了起来。商、徵,各为五音之一。古代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作雨,造雨。传说龙主雨。景云,祥云,是太平的征兆。引商,讲究乐律。细管,指龙笛,吹时发出的声音犹如想象中的龙在水中吟鸣。下徵句,是说吹笛者遵照乐律演奏。下徵、长徵,均为乐律术语。持此、春夜二句,是说踏着这曲调清幽的《飞龙引》,在春夜里翩翩起舞,比喻太平盛世,百姓和乐。
  梁陈诗人张正见(生卒未详),字见赜,清河郡东武城县(今山东武城)人。梁时曾任通直散骑侍郎、彭泽令等职。陈武帝受禅后,累迁尚书度支部郎及通直散骑侍郎。有《张散骑集》传世。北宋文学家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杂曲歌词》收录了他的古诗《应龙篇》,并评曰:“张正见《应龙篇》言龙未起时,乃在渊底,以喻君子隐居养志,以待时也。”应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善变化,能行风作雨。《述异记》载:“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
  此时的诗人,想起了自己少时诵读战国爱国诗人屈原《离骚》中所构想的“兰草美人”意象。在《离骚》中,屈原将“兰草美人”喻为品德和人格的高洁以及忠君爱国的思想。多少年来,自是仰慕不已。他继续想开去:未腾飞的应龙不也像清香浓郁的兰草一样,“清风播四远,万里望芬芳”,有着高洁的品格吗?于是一首五古随口吟出,诗云:
  应龙未起时,乃在渊底藏。
  非云足不蹈,举则冲天翔。
  譬彼野兰草,幽居常独香。
  清风播四远,万里望芬芳。
  隐居可颐志,自见焉得彰。
  举,高飞。譬彼,譬如那。隐居常独香,此为诗眼,以兰草喻应龙。颐志,养心。自见,乐于表现自己。彰,显露。“自见”一句卒章显志,自我表现怎会是真的显现呢?这是借对龙的赞扬来勉励自己。
  铭,是古代刻铸于器物金石之上、常用于赞颂的文体。西晋诗人傅玄就有一首《元龙铭》,咏赞龙之大、龙之神、龙之好,赞龙之能屈能伸、能潜能凌、能微能彰。难怪清代著名文学家王士祯将龙与诗联系在了一起:“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赵执信《谈龙录》亦云:“神龙者屈伸变化,固定无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
  这首“铭”中的龙可谓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尽情地表达了诗人爱龙喜龙好龙崇龙之情。虽言近语浅,而字字珠玑,活灵活现。诗云:
  丽哉神龙,诞应阳精。
  潜景九渊,非曜天庭。
  屈伸从时,变化无形。
  偃伏汙泥,上凌太清。
  傅玄(217—278),字休奕,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历任县令、太守、典农校尉等,西晋时官至太仆。卒后谥“刚”。追封清泉侯。著有《傅玄集》15卷。
  元,大。元龙,伟大的龙。丽,美好;壮丽。诞,出现。阳精,太阳。景,即“影”。九渊,水最深的地方。古代神话中的龙,常常潜于深渊,如《管子·水池》曰:“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曜,炫耀,显示。天庭,神话中天帝的宫殿。从时,顺应时令。偃伏,躺卧。汙泥,污泥。凌,升高。太清,太空。
  唐代诗人李峤(644—713),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20岁进士及第。唐中宗时,官至中书令。玄宗时被贬至庐州别驾。他有一首生动传神地刻画龙的形象的五律诗《龙》。诗云: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幽都,旧称地下城府,传说有烛龙在幽都,其衔火精,可照亮天门、大地和冥府。含章,指龙的形质完美。凤雏,凤之幼雏,指凤凰。西秦,陕西以西甘肃一带地方。渭水,渭水流域,西周王畿所在地,传说古有龙从终南山出,饮于渭水。东洛,洛水以东。河图,用“河图洛书”典故。移,游动。星陆,指星球、天宇。鼎湖,古代传说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城有九垂胡髯迎黄帝上天,此地称为鼎湖。希逢,仰逢。圣人,君王。庭阙,朝廷。晨趋,早晨参拜君王。
  这首诗对龙的咏叹,融进了多种传说和典故,充溢着一种书卷气。龙之饮渭水、荐河图、移星陆、出鼎湖,均为盛世的瑞应之象,也是成功事业的吉祥之兆。诗中的烛龙,口衔火烛,乘云而上,照耀天下,既是霓虹的化身“饮渭水”,也有龙马的影子“荐河图”,身披烈火冲出鼎湖,腾飞从云,直上云霄。由此令人想象到:火光映照,烛龙在天,矫首蜿蜒,闪展游挪,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撼天动地,五洲震荡;龙凤呈祥,瑞祥喜气之中,一切“害人虫”皆被扫除,“全无敌”。
  宋代名相韩琦(1008—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天圣五年(1027)进士。官至司空兼侍中。卒赠尚书令,谥“忠献”。著有《安阳集合》50卷。他的五律《咏龙》,则把神话拉到现实之中,赞美具有龙德即内在的修为德能的人,而批评那些类于叶公好龙的人。诗云:
  育德知何宅,逢辰或见灵。
  配乾虽有象,作解本无形。
  浃物周环宇,遗功在沓冥。
  丹青如可状,试下叶公庭。
  育德,培养高尚的道德。何宅,什么地方。辰,龙对应的地支是“辰”。见,显现。灵,指龙。乾,《易经》八卦名称,为首卦。有象,传说黄龙自洛水出,拜见舜帝,鳞甲成字。作解,指传说中的龙能兴雨解救百姓大旱之苦。浃物,润泽万物。浃,满。周,遍。遗功,功绩。沓冥,山峰高与天相接之处,此指天空。丹青,图画。叶公,指“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
  南宋女词人、诗人朱淑真(约1135—1180),号幽栖居士,浙中海宁(今浙江省海宁市)人。后人辑其《断肠集》10卷。她的七绝《卧龙》诗广为流传。诗云:
  角莹纤琼鳞粲金,拥珠闲卧紫渊深。
  时来天地云雷与,起作人间救旱霖。
  这首诗写得通俗易懂,是说金鳞灿灿、有着雄浑磅礴气势的龙往往静卧在深渊之中,可是一旦时机来了,它定会腾云驾雾,兴雷布雨,普降甘霖,给民间带来吉祥。这也是古代百姓普遍的信仰。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01/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