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要闻
3    4   
PDF 版
· 比掼蛋更适配职场 古人手里的“模拟人生”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4版:要闻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4/02/20
朗读

比掼蛋更适配职场 古人手里的“模拟人生”



  升官图

  选仙图

  比掼蛋更适配职场
古人手里的“模拟人生”
  玩桌游是中国流行年俗,无论古今。
  明清时期,人们玩的是和“飞行棋”大同小异的“升官图”。
  家长鼓励孩子玩升官图,因为“升官”从娃娃抓起——走上仕途、升官发财,才是人生“正道”。
  就像《色·戒》里惊心动魄的“麻将戏”,中国桌游的核心在于不动声色的博弈。
  升官图虽然已成古董,但“模拟人生”游戏的内核一以贯之:在一个高度优胜劣汰的社会里,读书人如何自洽于跌宕的命运,并学会从搏戏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尤其是成功与运气的关系。
  古代“模拟人生”
  
  升官图类似于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模拟人生”。
  农业社会,入冬以后人们不常外出,全家老小多用升官图打发时间。
  升官图也叫“彩选格”“选官图”,目标就是不断升官,通过掷骰子来计算复杂的升迁之路。
  棋盘一般是个一尺半的正方形,和一张八仙桌大小接近。棋盘上印着一块块格子,正中心就是目标“位极人臣”,太师、太保、太傅。
  环绕太师、太保、太傅有三圈格子,每个格子写有一种官衔,按衙门的类别与大小依次排列。
  “京官”有京内的翰林院和内阁,有六部和总督督抚;“外官”包含各地的“知州、州同、州判、吏目”等官职。官职上方注明品秩,像知州是从五品,上面标“从五”,以此类推。
  棋盘下最外围的一圈,就是游戏的“起点”,也即玩家的“出身”。从白丁开始,经童生、案首、监生、秀才、贡生、举人、解元、进士、探花、榜眼、状元等共15种出身,向“三公”太师太保太傅冲刺。
  如何冲刺,取决于骰子——四个小陀螺,各自上写“德”“才”“功”“赃”。陀螺旋转停止,根据显示的字和棋盘下方的奖惩办法,来决定升官的速度和进程。
  “德”的判词最好,可越级升迁。“才”也能升官,“功”则原地不动,转到“赃”字会被贬黜。
  升官图据说起源于唐代,宋代叫“选官图”,明清时名称才固定下来。民国时期,各地仍有搏戏。在香港,直到1970年代,每年还能卖出近2000张升官图,消费者多为学生,可见习俗之深。
  
官场现形记
  
  清代,“升官图”是守岁时必玩的游戏。
  据《海云堂随记》载:“丙申(1896年)正月十三日。年除日、正月十五、三月十五,口上商家循例至天后庙上香称‘耍春’。口上商民玩叶戏、扑老鸡、掷升官图、打满地锦者,在在皆是。”
  游戏门槛不高,我们不要被一大串官职吓倒,升官图有几个关键之处。抓住了“牛鼻子”,事半功倍。
  第一要紧的,是出身。开局就有外挂,只有一种情况,孔子世袭嫡派传人,全国只此一位,最为尊贵。出身会影响玩家以后的发展,投一个好胎相当重要。当然,没有好出身也不用沮丧,因为还有一次相对平等的阶级跃迁机会。
  第二要紧的,就是科举。经乡试、会试和殿试,成绩不好的,就去当小官小吏;考中举人、进士和状元的,就有机会当大官。科举和功名,是做官的前提条件。
  第三要紧的,是做官。做官分做京官或地方官,从“未入流”“从九品”一路到正一品,步步为营,如履薄冰。
  第四要紧的,是退休。别小看退休,就算位列“三公”,平安降落也是最重要的。虽然最先荣升太师(正一品)的就是胜利者,但必须在“太师”位上再掷出“德”,得到“荣归”才叫功德圆满。
  还有一些有趣之处。
  比如“刑不上大夫”:玩家当上一品大员后,就算掷出再多的“赃”,也不会被罢黜降职。
  比如“灰色窍门”:京官当久了,到“外省衙门”转一转,进阶更快;或者同一个官位待好久,掷“赃”比掷“德”要好——“德”只能去翰林院,以后一直在学部衙门兜兜转转,进不了正途,而“赃”降职做了小七品,反而有可能从府到知州,总督到“三公”。
  有几分“官场现形记”的意思。
  
  “人生有一定之数”
  
  《清嘉录》载有一首乐府,写“一朝官爵一张纸,可行则行止则止”,暗示的就是升官图的玩法和意义,以及内里包裹的儒家思想内涵。
  孟子说,“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一切随分而行,无需勉强。
  “行”,就是仕,对本朝官制了然于胸,提前规划人生道路,好好读书,好好做官。“止”,就是理解官场运作的规则,掌握中国式的人生智慧——得失和人的能力、素质关系不算太大,运气占了很大一块。
  清代,有一位太守两次被降职,从此郁郁寡欢。《履园丛话》的作者钱泳写信安慰他不要介意,这也如同掷升官图,“其得失不在于贤与不肖,只是卜其遇不遇耳”。太守读后,心下释然。
  清雍正时期名臣张廷玉掌管吏部时,非常熟悉皇帝想任用或处罚的官员名单。但是过了几年,他发现一个莫名其妙的“规律”:一些雍正想提拔的人,突然遭弹劾或得病去世,而雍正根本没考虑的官员,阴差阳错地得到重用。
  张廷玉感叹命运无常,人生大事“有一定之数”。后来他常教导儿孙们除了刻苦学习,同时也要“以义命自安”,老老实实听从命运的安排。
  曾国藩也说“天下事,运气主其六,人事主其四,至富贵利达,则运气所主尤多”。
  其实,升官图只是流行,有风骨的读书人并不喜欢。所谓“官情一纸中”,靠搞关系、玩心眼儿、走捷径、找窍门而做官,令很多知识分子看不起。苏轼写“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不啻对颟顸官场的辛辣嘲讽。
  很多人为此开发出其他版本的升官图,搞“出世”内容,以示“清高”。
  像“选仙图”“揽胜图”就是升官图的替代品。
  连皇帝都玩“选仙图”(皇帝也不可能玩升官图)。《清稗类钞》记载,乾隆就曾“御制”《群仙庆寿图》,“用骰子掷之,以为新年玩具”。到慈禧时,又将其重加增订,再绘新图,并将其与银骰盆、象牙骰子一起赐给大臣,以博戏取乐。
  “揽胜图”就是逛风景,相当于古代的“旅行青蛙”。最早见于记载的此类搏戏叫“消夜图”,以游历为内容,把升官图里的官名变为地名。
  清代以后出现“西湖图”“揽胜图”,目标是天下名胜风景,自送客之“劳劳亭”起(语出自李白诗“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经瀛洲、蓬莱、天台、桃源等处,最后到“观止”。
  作家陈白尘写过话剧《升官图》。1945年8月,抗战胜利。国民党各级官员忙于到各地“劫收”,贪污、腐败之风更炽。陈白尘借两位强盗顶替县长和秘书长的黄粱一梦,暴露国民党官僚集团逢迎谄媚、无恶不作的丑恶嘴脸,一经上演,大获成功。人称中国版果戈理的《钦差大臣》。
  除了研究古代官制的专业人士,今人不再需要升官图“消夜”了。如今能“消夜”的娱乐产品实在太多,玩家也无需借此去参透什么道理了。据《南风窗》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02/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