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齐迹
3    4   
PDF 版
· 三代人的唠叨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春天的向往 (外一首)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月野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6版:齐迹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春天的向往 (外一首)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0/03/31
朗读

三代人的唠叨 



  □ 郝晓庚
  我们都在父母的唠叨中长大,又在对儿女的唠叨中老去。
  母亲曾告诉我,在她小时候,姥姥有一个奇怪的习惯,只要听到天上有飞机飞过的声音,就会把孩子们拉到屋檐底下,还不让大声说话,说“鬼子”的飞机来了!
  年迈的姥姥多年后才确定扔炸弹的“鬼子”飞机不会再来了,但有一种比“鬼子”飞机还可怕的恐慌却挥之不去,那就是饥饿。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我不光吃饭慢还挑食。每到这个时候,姥姥就会给我们讲起那个祖辈相传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地主家的少爷,吃饺子光吃馅不吃皮;后来家道败了,在街上讨饭。原来在他们家干活的一个长工给了他一瓦罐吃的,他吃着很香,就问是什么。长工告诉他,那是当年他扔掉的饺子边,被长工捡起来晒干储藏起来……”
  我无法想象晒干了的陈年饺子皮是什么滋味,不过姥姥亲手做的手擀面虽然美味,满满一大碗却也吃不下。这时候就该“督粮官”姥爷出场了。他老人家年轻时走南闯北,吃够了旧社会的苦。我吃饭的时候,姥爷就会拄着拐棍一脸威严地守在饭桌旁,盯着我把一大碗冒尖的面条吃下肚;要是没吃完,姥爷就会用拐棍戳着地说:“半大小子,吃不饱饭怎么有劲干活!”
  和老一辈人相比,作为老师的母亲,唠叨无疑上了一个档次。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万人空巷追“射雕”、全村传阅看武侠的年代,和大多数父母一样,母亲把课本之外的书都归入闲书的行列,整天在我们耳边唠叨:“好好学习,不许看电视,不许看闲书。”
  唠叨归唠叨,闲书的魅力还是无法抵挡的。大哥因为上学偷看闲书,被母亲摁在地上用鞋底打得鬼哭狼嚎,可还是会把闲书藏在书包里带回家;而我作为他的小跟班,也跟着看了一肚子的金庸、古龙。
  遇到这种情况,母亲往往在一番数落之后落泪。在那些年代里,好好学习考个好学校,是农村孩子唯一的出路。母亲上初中时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刚毕业就被打发回村劳动。为了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她使尽浑身解数,进宣传队、当基干民兵、搞农业科研,最后还是被一个民办教师的身份在黄土地上牢牢地拴了三十年。母亲无法为我们提供更多,只有把这份期望寄托在她的儿子身上,也融进了日复一日的唠叨中。
  当我坐在小炕桌前面对成堆的作业打哈欠时,眼角闪过母亲的白发和佝偻的身影,于是打起精神在昏灯下继续苦读;从初中到高中,在唠叨声里长大的我终于如愿考上了大学,有了现在的工作和家庭,以为终于可以摆脱这种唠叨了。
  可没过几年,大女儿呱呱坠地。面对雨后春笋般恣意生长的孩子,不自觉地接过了唠叨的接力棒。这才发现为人父母,唠叨简直是一种无师自通的天赋。
  女儿吃饭跟我小时候一样的毛病。退休后的母亲看在眼里,忍不住重启唠叨模式。当母亲总在担心小孙女能不能吃饱的时候,女儿抿着嘴笑了——“吃不饱可以吃零食啊!”面对一天三顿汉堡薯条鸡米花的孩子,我们担心的是吃太多垃圾食品的问题,母亲却无法理解那些美食怎么变成了垃圾食品!
  面对端着饭碗围追堵截的父母,女儿高举《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反击:“小孩子么,饿上几顿就知道吃饭了。”“饿着怎么行!”母亲一听就急了,回忆起自己上初中时,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只能一天喝三顿玉米面糊糊,饿得走路直打晃;女儿瞪大眼睛表示无法理解,一个劲地追问奶奶:为什么没有粮食,连肯德基也没有吗?
  我哭笑不得。吃饱饭,那是上辈人眼中天大的问题,然而时过境迁,到了这一辈人却变得跟说话走路一样平常。
  汲取当年唠叨太甚的教训,在学习上我尽量不唠叨孩子;就算孩子有些拖拉,我还写了一篇《上帝送我一段慢时光》来进行自我安慰;等女儿进入青春期就更不得了了,偶尔小心翼翼地询问一下考试结果啦,提醒一下早点回家注意安全啦,等等。女儿就会毫不客气地打断我:“知道啦,我又不是小孩子,唠叨死了!”
  “唠叨死了?这样也算唠叨吗?”我不禁苦笑。
  回望岁月深处,长辈们的那些唠叨犹在耳边,却已物是人非。
  三代人跨越七十多年的唠叨,总绕不开生活中一些熟悉的话题,比如吃饭和学习,却又被时代打上了迥然不同的烙印。就像上一辈人的担心我们无法理解,而下一辈人也注定无法理解我们的担心。这就是所谓的代沟吧!
  虽然我们都曾努力追赶时代,但终有一天会被它的脚步甩下。只有那一份拳拳的父母之心,散发出穿透岁月的温暖。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03/3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