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峰 北国的雪,在辛丑年的立冬时节,飘然而至。 望着窗外漫天飞舞、潇潇洒洒的雪花,望着那远处山如玉簇、树裹银装的原野,思绪也如这雪花组成的世界一般,纷纷扬扬、思若泉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冬天,总盼着有一场静悄悄的雪降临人间。清晨,推开窗子,天地一片白,世间如玉雕,清冽甜润的空气轻拂面颊,浑身打一个俏皮的激灵! 从古至今,雪中有风景,有故事,有风雅人情。回想起来,这些年我写的关于雪的文章的确不少,粗算起来应有六七篇吧。我感觉,我与雪有缘,且情深义重。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黄河之滨的一个县委挂职,晚上,外面下起了大雪,室内炉火正旺,我与一位北大毕业后分配到这里,如今已是年过半百、儿孙满堂的政协主席彻夜深聊,从各自的阅历聊到生活的艰辛和快乐,更多的话题是文学,因为我们俩都是文学爱好者。 深夜时分,我们走出房间,被这黄河之滨的雪景迷住了,乘兴来到雪中的黄河岸边,成了两个雪人,依然兴致不减。后来,我写了《沿着古老的黄河》一文,记录了当时的情景,收在我的散文集《月野集》中。 2006年的冬天,我正在清华大学美院进修,也是一个雪花飞舞的日子,惊悉周而复先生仙逝。回想起交往的情景,特别是看到他为我的长篇小说题写的封面“蓼花河”,百感交集,泪如泉涌,疾笔写了《又是雪花飘飘时》一文,发表在报上,记述了在人民大会堂一次文艺活动中,作家周明先生请他为我的长篇小说题写封面。当时,他已是92岁高龄了,很愉快地答应了。第二天,我便得到了题款,笔墨雄逸超然,字若其人。那时他谈吐儒雅、幽默风趣、头脑清晰、举止灵活,步出大会堂时,正是漫天飞雪。 鲁迅是南国人,他在北国看到雪,并赋予它独到的深意,他在《雪》一文中写道:“孤独的雪,死了的雨,雨的精魂。”他的本意是通过对江南雪景柔美和北方雪景壮美的细致描绘,寄托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体现了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大约1700多年前,一场大雪突然而至,又旋即停住,面对骤雪初霁的天气,晋朝书法家王羲之心情好极了。他乘兴挥毫,给朋友“山阴张侯”写了一封信札——《快雪时晴帖》,笔下神采飞扬,万花摇曳。信札没有什么实际内容,主要表达自己大雪初晴的愉快心情,再道声问候而已,就像贝多芬写《田园交响曲》时的感受。然而,这种纯粹的默契,由一场雪引发的风雅之事,流传千年,仍为今人乐道。 一场大雪中,沏一壶暖茶,三五挚友,或独坐寒窗,思念知音亲人,这应该是冬天的仪式,见与不见,又何必在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