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齐迹
3    4   
PDF 版
· 清雅萝卜烟火味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独到的聆听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低吟浅唱总关情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8版:齐迹
3    4   
PDF 版
3上一篇:独到的聆听  
4下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3/11/28
朗读

低吟浅唱总关情
——郑峰《田园浅唱》读后


□ 宋道敏
  近些年来,不断读到郑峰先生的新作,小说、散文、画集等等,不断刷新着他在艺术道路上登攀的新高度。他也无愧于中国作协、美协、书协“三栖会员”的称号。特别是近两年已年逾古稀的他,创作的激情并不因为年龄的增长而萎顿,艺术的探寻也不以时间的流逝而懈怠。相反,他的创作出现了“井喷”式的现象,散文、诗歌以质好量大喷涌而出,书画作品也不断涌现,让人们为他如此的艺术创造力而叹为观止。这不,他新近出版的诗集《田园浅唱》,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
  细细观览此书,从装帧、版式到内容,还有印刷,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作者的第一部诗集,共收录了诗作114首,还有70余幅画作,也可以说是一本诗画集。诗与画相得益彰,文图并茂,读之令人爱不释手。作为淄博市著名画家,不少名家、同仁对他的画作早有定论。在此笔者主要就其诗作谈一点所感所思。
  诗贵真情。真情实感,满含深情,我认为是这本诗集的最大特色。郑峰先生最崇拜的当代诗人是艾青,他在《诗圣小院》一诗中有真切的流露。“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名句正是我们理解郑峰先生情感世界的钥匙。纵观这本诗集,一个“情”字贯穿全篇,一个“爱”字诠释了情的深度。对故土山山水水的依恋之情,对父母的养育感恩之情,对发小同事的怀念之情,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诗中都有真实而深切的体现。《蓼花河,故乡的河》《父亲》《梦见母亲》《老屋》《梦里故乡》等等,这些篇章都让人过目难忘。《寒夜》中的“半瓶白酒,一根香肠/父子相伴到天明”,用独特的细节写出了父子情深。《布衣发小》对“赤脚大仙”人生的感喟,让人在忍俊之余,触摸到作者对这一平民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故土难忘,乡情悠悠,这是从农村走出的他歌颂的永恒主题。故乡的一石一木,风土人情,无不时时触发着作者敏感的神经。多年来,无论在散文、书画作品中,作者都有大量的记叙描绘,在这本诗集中更是占了最大的篇幅。诚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诗人应当注重在文学里传递温暖,传递情和热能。”无情未必真豪杰,这正是作者保持创作激情的动力,也是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
  诗中有画。生动细致的描绘,鲜明的艺术形象,如一幅幅天然画卷,是诗集的最大亮点。郑峰先生是画家,他常常用画家的眼睛发现美,用手中的画笔涂抹诗。古有王维“诗中有画”,郑峰先生在这方面既有传承,又有自己独到的呈现。如《春耕》:“翻起的新土,满是春意浓浓/大叔极像一个大地诗人/鞭子一举一扬中/就勾勒出了一幅/水墨春耕图。”再如《春声》中:“丽日下的树上枝头/早有啾啾鸟儿欢乐打趣/十几只灰喜鹊,飞过高空/欣赏杨柳树梢上的一片新绿/几只身如墨染的乌鸦/与盘旋的白色鸽群相映成趣。”动、静、声音、色彩都有啦,真是一幅群鸟闹春图。而《木槿花开》又是“像是七八只蝴蝶对头簇拥/只留下宽大的蝶翼,在风中轻轻颤动”。这简直就是在作画了。这种例子太多了,举不胜举。先生多画花鸟,而诗中写到的花就有几十种。他常常是用作画的方法写诗。或许是画中未尽的,他留给了诗;抑或是画画激发了灵感,而又发而为诗。总之,在作者这儿,画也罢,诗也罢,得心应手,信手拈来。而作为艺术,从有到无,最终都会聚集到炉火纯青的交汇处,闪闪发光而难以辨别是画是诗了,真是令人看了直呼快哉快哉!
  大胆创新,突破自我。郑峰先生是特别喜欢新诗的,他对新诗情有独钟,这一点从他的自序里,从他对徐志摩、艾青、郭小川的崇敬里可以看出。但是,新诗发展到今日,其实是很难写好的,也可以说很难有所突破。有不少公职人员从岗位上退下来,学习写作,练习写诗,往往都是写的旧体诗,五、七言,被人们称为“老干体”。多数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其实,无论新诗旧诗,写好都不容易。相比而言,老同志写新诗似乎更难一些。郑峰先生却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硬是在纷繁杂芜的新诗园地里开出了自己的花朵,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写出了“这一个”。他的诗有徐志摩的潇洒,有艾青的激情,有郭小川的韵律,博采众长,汇于一炉。他书写的题材更加广泛,大到国家兴亡,小到虫鸣草衰,路灯、鸟窝、一次回忆、偶尔遐想,都可以入诗。无数次被人描写的风花雪月,到他的笔下,开掘更深,写出了新意。《春耕》《故乡的雪》《夏天的雨》尤为精彩。“村口的老槐树发出呜鸣/大雪驾着狂吼将山村占领/院落里一阵锄镰锨镢的骚动/是农家人最好的风铃(《故乡的雪》)”。作者还对抗疫、环保等新的领域进行了偿试。国际题材被公认是不好写的,但作者也大胆进行了探索,且数量还不算小,同样写出了精彩。不拘一格的形式,如行云流水。形式服从内容,随心所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看似不经意间却直击心灵。在这里,深厚的生活积淀超越了形式,如电光石火般的激情冲破了藩篱,开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大大拓展了新诗的表现能力和美学认知。《鸟窝》是一首很别致的诗,充分显示了作者驾驭题材的能力。而《静思》则完全是人生感悟、经验的总结,是至理名言,更是诗。
  语言鲜活,想象丰富。诗是语言的艺术,杜甫曾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的语言要求鲜明、形象、生动、高度凝炼。郑峰先生的诗集可以说很好地实践了这一点。有的诗比喻之新奇,想象之大胆,可谓使人耳目一新。如:“星星是夜海里泅渡的一群白象/白象们蹲在黑色的礁石上/等待着清风(《看星星》)”。这里把星星比喻成一群白象,奇特新颖。他写麦收:“月牙变成了银色的镰刀/蓝天是盛粮的口袋/星星是夜间闪烁的灯光(《长满麦子的土地》)”。“蓝天是盛粮的口袋”,真是神来之笔,把苍茫大地上一派麦收喜悦景象写到了极致。再如在《往事如初》里,他把刚下过新雨,干净翠绿的桃叶写成“像无数绿色的舌头”,读来令人感到鲜活亲切,仿佛一伸手就能够得着。大量的口语,群众语言入诗,是郑峰诗歌鲜明的语言特色。如:“窝了一冬的黄牛……/昂起头,打了一个响鼻”。“窝”字在这里不仅十分准确,而且不可替代。“响鼻”更是形象传神,如闻其声。再看《老屋》:“从头到脚,是清一色的青石/就地取材,房前屋后/皆是几代人开凿的石窝子”。《布衣发小》这首诗,几乎整篇都是用了群众语言,口语俗语入诗,是一首形象独特的好诗。诗中塑造了“赤脚大仙”这一朴实、善良、乐于助人、力大无穷的农民形象,使人过目不忘。读者不妨细细一读。著名作家秦牧曾经说过:“在语言的大街上,我们应该永远感到自己是一个乞丐。”不难看出,郑峰先生在语言上是下过苦功的。借助语言,郑峰先生在诗集中更是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神游八极,察观物象。想象之奇特大胆,真有点唐人李贺的遗风。无论是在皓月当空的《荷塘月色》,还是旭日东升的《晨光》之下;也无论是在波涛汹涌的《海边散步》,还是在故乡波平浪静的蓼花河边,甚至在国外《午夜的钟声》敲响的时刻……他想象的诗思总是十分活跃,从不停息,这才有了他洋洋洒洒的诗文篇章。其勤奋程度,精力之充沛,就是年轻人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当然,作为郑峰先生的第一本诗集,也绝非十全十美,作者也谦逊地将自己的诗作称为“浅唱”,里面也确有个别篇什稍显粗糙,有仓促之感。但瑕不掩瑜,这无疑是一次十分成功的尝试,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最后,我想请大家关注一下书中的压卷之作《致自己》,作者说:
  谁说人过四十不学艺
  年过天命的人,竟然坐在了
  清华美院的课堂上
  奔波于文学、艺术、哲学
  诸多讲座之间
  渴求汲取知识的劲儿
  一点都不逊色于年轻学子
  ……
  你的灵魂,属于明天
  你的梦想,永远在远方
  你,是一个跋涉者
  你,一生都在路上
  这是作者在古稀之年写下的励志篇,是作者向远方再出发的铿锵宣言。我们看到了在艺术崎岖小路上不畏辛劳、勇敢攀登的战士形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是他成功的奥秘所在。
  诚哉斯人,堪称楷模。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11/2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