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  副刊
3    4   
PDF 版
· 指尖上的“苇美”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满窗冰花开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14版:  副刊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满窗冰花开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3/12/27
朗读

指尖上的“苇美”



  指尖上的“苇美”
  □ 巩本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是芦苇的另一个名字。单是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都是富有诗意的。《诗经》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更加有了底蕴。蒹葭被称之为“风神摇曳的绝唱”,能把芦苇写得这么美的诗句,大概非它莫属了。
  在东营,广饶县大码头镇有着“芦苇编之乡”之称,这里的芦苇生长可上溯千年,编织历史已有600多年,苇编技艺代代相传。在潍坊,昌邑市渔洞埠村结合资源优势,发展苇箔、苇席、笸箩、筷笼等加工,从芦苇荡里“掘金”,将其发展为一项增收产业。在淄博,桓台县马踏湖,原本小小的芦苇,经过艺术加工成为一幅幅芦苇画,不但画面逼真,而且立体感强,光泽中带有几分金属的质感……
  我省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干流长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00多条。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内,流程610多公里,从渤海湾入海。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西平原,长630公里,比较重要的河流还有徒骇河、马颊河、沂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淮河等。山东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东平湖,其中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组成的南四湖,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为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这些河流和湖泊,都为芦苇生长提供了先天条件。
  芦苇在我国的种植历史非常悠久,《诗经》中就有关于芦苇的记载。不过,古代的时候不叫芦苇,而是把短小的芦苇称之为“荻”,没有长穗的芦苇称之为“薕”,初生的芦苇称之为“葭”。在多彩的植物世界中,芦苇虽然称不上栋梁之材,但它的生命力极强,繁殖也快得很。它丛丛簇簇高达五六米,有“第二森林”之称。
  在淄博,桓台县马踏湖和高青县大芦湖,都是主要的产苇地区。碧水环绕,阡陌纵横,有两千多条河道的马踏湖,生长着两万亩芦苇,是一个“芦苇天地”。苇编取材于湖上芦苇、蒲草等植物,有了好苇子也就有了独具特色的马踏湖苇编。
  早在清朝同治年间,苇编技艺由南方商贾传入马踏湖区。上世纪50至60年代,苇编工艺处于鼎盛时期,湖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搞苇编。他们编制的席、筛、篮、笼、屏风、炊具、渔具和手提包等,结实耐用,还可以编制成宫灯、四扇屏、大屏风等,美观大方。如今,苇编制品依然是马踏湖特色产品,吸引了湖区半数以上的家庭妇女从事这一产业。
  苇箔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是个陌生的东西,但是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并不陌生。苇箔大多用于盖房子时铺在房顶上,湖区村庄不少村民从事苇箔加工,在家或者场院里支起个架子,从这头到那头来回穿梭,一捆一捆地编织。手头快的,一天能编织两三捆。苇箔销量一直不错,主要是销往盖砖瓦房的农村地区。两头和中间加几根竹竿打成的苇箔叫出口箔。马踏湖区每年编制的几十万张,全部出口,是一项得之较易的收入。
  湖区的芦苇,很大一部分用于编席。湖区的华沟、夏庄、鱼龙湾等村,编席的历史较长。多少年来,各家各户都有人编席。从小我就知道,父亲是编席高手。他先将芦苇用劈刀劈开,水浸透后,用碾子压平,去皮打节,再用碾子压软。晒干后,就是编席篾子。大部分编席者每人每天可编一张,稍快者两张,高手三张。不论编织哪种苇席,主要有踩角、席心、收边三个步骤。一般对苇席成品的要求:四边齐,席花密,尺寸足。以用途分,有苫席、炕席、床席、炕围子席等,父亲编的席,花样多,规格也多,很受老少爷们喜欢。
  湖区人一日三餐,没有盖天做不熟饭,是炊食必需品。每逢春节置办年货时,家家户户都要买上对新盖天。编盖天,也是父亲的拿手戏。编得多了,他不但拿到集市上去卖,还送给亲朋好友。编织盖天,要选用质坚性韧的大苇。父亲用蔑刀把苇子劈开,篾片宽窄一致,两边沿整齐无缺口,否则蔑花扣不严有缝隙。压蔑软硬适度,过硬不好编,过软挺不住。编织盖天,自中心向四面依次传递篾片,经纬相等。俗话说,胡砸摺子乱编席,盖天错了握不起。经纬篾片编好后,要握边、插头。握边,就是四条边要直;插头,就是四个头加芯插齐,光滑无刺,这样,一个对边相等的八角形盖天就完成了
  斗笠曾是挡雨遮阳的“神器”,也是山村水乡农户劳作时的“标配”之一。斗笠,湖区人管它叫苇笠。空闲之余,勤劳的父亲还琢磨着编起了苇笠。而如今,苇笠大多被一些怀旧的人挂在墙上只做留念。
  父亲对苇编是真有特殊感情啊。
  湖区人平日里用的席、筐、篮、炊具、鸡笼等,不用去买,自己用芦苇编就是了。“鱼戏花篮,鸟喜笼。”湖区人也喜欢用芦苇编制成各种渔具,用来“拿鱼”。常见的有蹾葫芦、蜜蜂子、鱼箔、鱼阕、漫篮、筒子、大箔等。这些芦苇编织的渔具是专门为鱼类摆下的迷魂阵,只能进不能出,既有大鱼的“监狱”,也有小鱼的“拘留所”。湖区人把捕到的鱼拿到鱼龙湾市口上出售,就有了“金起凤,银夏庄,不跟鱼龙湾一后晌”的民谣。
  湖区人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自己美好的生活梦想。
  在夏二村,村民田江承另辟蹊径,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发明了芦苇宫灯。
  作为一名湖区人,田江承从小时候起就跟着长辈们潜心学习苇编的各项技巧,深得其中精髓。2010年起,他开始着手编织芦苇宫灯。精心选择芦苇材料是编织芦苇宫灯的第一步。湖区内的芦苇有四个品种,但并非都可利用,最适合用来编织芦苇宫灯的只有台苇。因台苇较粗,且非常结实。第二步,处理芦苇。首先将芦苇用专用的苇穿工具破开成条条苇篾,然后将苇篾浸泡水中至少两天使其更加柔韧,再用刀具一条条割平表面。第三步,构思和确定宫灯的造型。传自祖辈的美术功底让田江承在芦苇宫灯的造型设计上如鱼得水,但在真正实践的时候,他也不免经历了多次失败。除了绘制宫灯图纸,最困扰他的问题是如何让成品宫灯不变形,使其整体的造型曲线更加优美。经多次摸索,他终于成功发现了靠木制模具编织的办法。第四步,才是真正开始编织。
  近年来,田江承用灵巧的双手制作了大大小小数百个成品宫灯。他花费数月心血精心创作编制了高4.2米、直径1.8米的大型宫灯,充分展示了马踏湖的民俗魅力和旅游特色,被评为“好客山东旅游产品之最”,在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获传统公益项目(草柳藤编)二等奖。
  鱼一村民巩向滨,经过几十年的反复研究、试制,独创了一整套芦苇画的制作工艺。
  不用笔绘,无需涂墨,将不起眼的芦苇融入文化艺术元素,一幅幅描绘人物景物、花鸟鱼虫的画作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眼前——这就是巩向滨的芦苇画。每个画面都是采用芦苇的茎、叶、苇花等进行艺术加工,经手工整料、雕刻、着色、粘贴、装裱而成。整个画面80%为芦苇自然色差,20%左右用熨烫碳化而成,无人工化学着色成分,低碳环保,堪称“绿色艺术画”。图案纯朴逼真、野趣十足,美而不俗、大气十足,给人以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
  芦苇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精品的一朵奇葩,系纯天然、纯绿色、纯手工制作。多年来,巩向滨的芦苇画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获得多项荣誉。2011年,荣获淄博市第三届文化产业博览会金奖、淄博市第七届旅游产品创新大赛银奖;2012年,荣获第二届农业创意大赛银奖、淄博市残疾人工艺作品一等奖、山东省创业大赛预赛初创企业项目三等奖;2013年,获淄博第四届文化产业创意大赛三等奖、淄博市文学艺术奖。
  这几年,随着湖区水质提升,长出的芦苇粗壮高大,质感细密,油分足,做出来的苇编器物格外精巧耐用。“巩氏草编”传承人巩玉霞的苇编,用马踏湖的草、木、柳、蒲等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手工艺品和家居用品,多达1000种,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点火、不冒烟,看着电视做苇编;不出门、不出院,轻轻松松把钱赚。”这是马踏湖编工艺品“编”出来的顺口溜。
  桓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会长田茂宏说,苇编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传统手艺。千百年来,在马踏湖地区丰富的芦苇资源支持下,湖区人民以其独有的勤劳与智慧,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并一直传承至今。现在,在相关部门和协会的大力支持下,以田江承、宋佩忠等人为代表的老一代苇编人正在不遗余力地弘扬和传承;以龙图家居、田氏苇编、大苇地等为代表的新生代苇编企业,则正在努力地挖掘、创新做大做强,截至目前,马踏湖区已有专门的苇编艺术展馆5家,纳入苇编产品的其他综合类展示、销售场所十余家。相信在这个传统文化复兴的大时代里,苇编这一古老的手工艺术必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谈起马踏湖苇编,桓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秘书长耿佃标也是感慨万千。据史料记载,马踏湖地区的苇编技艺由来已久,与秦汉时期生活在湖区的两位历史名人夏黄公崔广、《诗经》博士辕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湖区人民依靠着这门手艺养家糊口、装点生活,对于马踏湖地区来说,苇编,既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已经成为马踏湖的一张名片和符号,也必将带着这方人民的精神内核,在这方土地上繁衍生息、绵延不绝。
  苇编是经线和纬线不断交织的艺术,文化交流也在多元文化的交织中孕育出更丰富的内涵。芦苇融入文化艺术元素,“变身”高雅艺术品,已经成为一项新兴文化产业,也是产苇地区乡村振兴的亮点。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12/2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