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    4   
PDF 版
· 名叫“鲁粤桥”的她 每年都从广东来山东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粤菜鲁菜融合让食客吃得开心吃得满意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好客山东 好吃广东” 融媒体作品有奖征集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来淄博,看琉璃的流光溢彩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2版:要闻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粤菜鲁菜融合让食客吃得开心吃得满意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4/05/06
朗读

名叫“鲁粤桥”的她 每年都从广东来山东

王继洋 宫瑞瑞

  “鲁粤桥”的孙女陈芷颖在吃博山菜。

  名叫“鲁粤桥”的她 每年都从广东来山东
从佛山到淄博,味道好极了

  “欢迎陈芷颖来到淄博!”“欢迎盖姨回到家乡!”……
  5月3日晚,诸多人在淄博美食风味餐厅聚友斋的餐桌上迎接广东佛山的客人。
  “每次来都能感受到山东淄博的热情,让我好感动。”75岁的盖姨,用熟练的粤语表达自己对淄博的深厚感情。她8岁的小孙女陈芷颖则更多时间埋头享受淄博美食,偶尔穿插自己的评价,“奶奶,博山硬炸肉好吃,面条也好吃。”
  从广东到山东,是近2000公里的距离。对本名鲁粤桥的盖姨来说,两个距离遥远的省份,却始终有一座“桥”,让她乐此不疲地来回奔波。
  盖姨为什么叫鲁粤桥?她的名字有什么特殊含义?
  按照鲁粤桥本人的说法,她父亲姓盖,老家在淄博市博山区桃花泉村。新中国成立前,当时十几岁的他离开博山参军,跟着部队南下;新中国成立后,盖老留在了广东,最后在佛山军分区离休。
  遗憾的是,从参军到临终去世,盖老再没能回到老家。在老人家心里,老家一直是他的牵挂。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便取名鲁粤桥。身在粤,心念鲁,近2000公里的距离始终有一座心心念念的“桥”。
  让父亲的骨灰回到老家,完成老人的心愿,成了盖姨的一份牵挂。2009年,经过咨询打听,盖姨拨打了鲁中晨报社的热线电话。
  凭着盖姨提供的零星线索,记者先后采访公安、民政等部门,特别是到博山桃花泉村多次求证考证,最终确定了盖老的老家就是桃花泉村。
  次年清明前夕,盖姨的小弟带着骨灰回到博山,完成了老人家的心愿。随后的十几年,盖姨每年都会在广东和山东之间走动几次,看看老朋友,认识新朋友,吃吃博山菜。
  5月1日,盖姨开启了今年第3次来山东的旅程。她从广州乘高铁抵达青岛,在栈桥观景,品尝当地美食,有了好客山东的初体验。随后前往淄博,她带着小孙女陈芷颖在家乡四处游玩。
  5月3日晚间,盖姨抱着小孙女陈芷颖,认真介绍餐桌上的淄博美食,与其说是来宾,倒不如说更像“东道主”。“当年找到老家后,就开始带着8岁的大孙女多次来淄博,如今她都上大二了。现在带着小孙女再来淄博,也是一种念想吧。”盖姨说,只要她还能走得动,就会一直来。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继洋 宫瑞瑞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05/0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