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副刊
3    4   
PDF 版
· 家乡的泉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晒暖儿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 年画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鲁中晨报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本版上一期 本版下一期 日历
鲁中晨报 主办      ;
第07版:  副刊
3    4   
PDF 版
3上一篇:****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4下一篇:晒暖儿  
4参见第****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o]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版--****处理标记:[Article]时, 字段 [URLOtherPageName] 在数据源中没有找到! ****  
2024/01/04
朗读

家乡的泉 



  家乡的泉
  □ 魏发堂
  家乡是一小小村落,似铁凝笔下的文字: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
  家乡多山,山中也便有好多山泉,诸多大大小小的山泉里,双龙泉首屈一指。在村子东边,黑山脚下,悬崖峭壁上树藤葱郁,浓绿中有两处泉眼,自丛绿中泉水汩汩奔涌而出,故名双龙泉。这是小村几百人口赖以生存的水源。数百年来,她滋养了这个村落和众乡亲。
  村中有一古老的石碑,记载了关于双龙泉的故事:玉匣村之东,悬崖叠翠,泉水滴滴,流入池塘,名曰双龙泉也……
  泉池倚着黑山脚下山壁而建,由方形石块砌成,经工匠仔细打制,雕琢得规规矩矩,池长约10米,宽约4米,深不足5米。蓄满水的池子,水深得发蓝,当年小小的我只能远观而不敢靠得太近。
  双龙泉水,清凉甘醇,庄户每逢有客人来家,主人便取了新鲜的泉水,用柴草土炉将水烧开,沏茶煮饭,茶饭再差再次,也被这泉水的甘甜掩饰得无可挑剔了。
  双龙泉水,逢风调雨顺年景,汩汩流淌,将池子灌得满满当当,水花涌出池子,汇入石臼河里。村里的婶婶大娘们,常聚在水边洗菜的洗菜,浣衣的浣衣,空气中洋溢着野菜和肥皂的清香,嘻嘻哈哈放任无羁的欢声笑语不断。
  若逢久旱,泉眼水流甚小,便会出现碑文上描述的“滴滴”状况,池水见底。池子底部,泉眼下方,有一个圆弧形的凹槽,光滑得很,是人们用葫芦瓢刮水所致。儿时我也下去刮过,刮了第一瓢,得间隔一会儿,等水蓄满小槽,才能刮上第二瓢,往往刮满一担水费时不短。碑文上也有关于刮水的刻字:庄人无论谁家,盛水之器刮满为止,不许再刮,如有不尊者,一庄人公议……可见,从池子建成,庄人便立下规矩,不允许多吃多占,共同享用,共渡难关。
  村北的大山谷,由石臼河的河漫滩始,一层层石堰垒成的梯田,顺着山势,层层叠叠,一直垒到山尖的崖边。离山尖不远,也有一处泉眼,无论天气多旱,水流不断,前辈们垒地堰时还特意为这泉砌了一个拱形石棚,又在泉边栽一柳树。树长得粗壮旺盛,泉边水草丰茂,因此这山谷被命名为水泉峪。人们耕种梯田,渴了便常常取此泉水解渴。孩提时,采药、抓蝎子、砍柴渴了,小伙伴们便也去此泉饮水。后来,不知是谁爆出一个惊人的信息,说在泉边看到一条大蛇,有冠,爬行还能分草。我们便害怕去那,但有时实在渴极了,附近又没有水源,无奈还是互相壮壮胆,硬着头皮去喝水,总是在稍远的高处的地堰边,向那泉边草丛猛扔一阵石头,见无异常动静,才如行雷区一般轻手轻脚走到泉边,心怀忐忑,脊梁发凉,胆战心惊,匆匆喝完,匆匆离去……
  翻过黑山,有一道深深的山谷,也是层层石堰垒起的梯田,数不胜数,形态各异。这幽深的山谷里,有两处泉眼,一处在山谷中间的一个悬崖边,有个大大的石头台,我们叫光崖,一股很小的泉水贴着石壁流出细细的漂亮的水纹,那水纹就像小女孩小小的辫花似的,在阳光下闪动着,甚是好看!人们为了饮水方便,也用凿子凿出一个瓢形凹坑,用以蓄水,方便农忙时渴了应急。
  这处泉眼喝水很爽,小伙伴们走到这里,等先到的拥挤的鸟雀们喝完飞走,我们便将凹槽中的余水用青草揩净,等那透亮的小辫似的水花蓄满了凹槽,我们便争先恐后地畅饮一番,不亚于现在喝牛奶冰啤的豪爽,然后美滋滋地往石板上一躺,惬意极了,完全不惧下面是悬崖峭壁。
  梯田的最高处有一座石屋,石屋呈圆形,矗立在崖岩边上,用石板砌成,圆形的顶子,留有窗口门口,很别致。石屋后边的山石嶙峋间,也有一处山泉,水从一棵野丁香下的岩层淋漓而出,水不大,有心人为了饮用方便,用好多的小薄石片和了黄泥砌成三指高的小坝,还用心地留一小闸门,以方便将旧水放出,取用新鲜的泉水。炎夏里,翻山越岭掀蝎子,口干舌燥的我们飞奔过去,跪下腿去,用空心的蓖麻叶梗做的吸管,像羊羔跪乳一般,发出美美的贪婪的吮吸声,那份感恩那份甘甜那份馨香,让所有劳作的苦累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家乡,类似的山泉几乎每条山沟谷地都有,似乎是大山馈赠山民劳动之苦的恩惠。当锄禾日当午的渴望难以忍受时,这处处山泉比乳汁更甜。曾被无数次滋润过的我,想起一首诗来:“野壑繁荫碧涧幽,一弯清浅自闲流。不知林下源何处,草木深深水尽头。”


发表评论   上一页 下一页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01/04
相关文章: